[实用新型]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9046.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7 | 分类号: | B23Q3/15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柔性印刷电路板)钻孔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CB钻孔机的刀座。
背景技术
PCB钻孔机根据刀库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置刀和下置刀两种结构。图1所示为传统的下置刀PCB钻孔机,每个主轴必须配备两个中转刀座,用于刀具的中转。请参阅图1所示,当主轴1’钻孔完毕后,机械手2’在X、Y轴电机驱动下从刀库3’中取出新刀具4’并将之放入第一中转刀座5’内,主轴1’将旧刀具6’放入第二中转刀座7’内。然后,主轴1’再从第一中转刀座5’中取出新刀具4’,机械手2’从第二中转刀座7’中取出旧刀具6’并将之放入刀库3’中。最后,主轴1’利用新刀具4’进行钻孔。图2所示为现有的中转刀座,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以收容刀具的收容部8’以及定位固定所述收容部8’的固定部9’。然此种结构的中转刀座对各配件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当主轴1’、机械手2’取刀、放刀时会导致收容部8’转动,从而使得收容部8’相对于主轴1’或者机械手2’的位置发生变动,进而导致顶刀、换刀不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加工质量和效率。此外,当前述中转刀座的内部零件出现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中转刀座,而不能只对中转刀座内部的零件进行更换,从而造成浪费。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中转刀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座,该刀座由于设置有限位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部,从而使得收容部不会转动,进而可以有效确保在钻孔机主轴顶刀、换刀的过程中,所述收容部和钻孔机主轴的相对位置不变,进而可以提高钻孔机主轴顶刀、换刀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刀座,用于收容钻孔机刀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以收容刀具的收容部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收容部之间,所述刀座还包括与所述收容部相配合并用以防止所述收容部旋转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包括第一收容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底部的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第二收容部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收容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直径,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部沿轴向开设有收容刀具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第二收容槽相互连通并共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部、第二收容部相交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弹性部件抵接所述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侧壁自远离所述第二收容部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空隙,所述空隙沿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内侧壁向所述第一收容槽凸伸形成有与刀具相配合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底部的底座,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以及自所述顶壁侧缘沿垂直于所述顶壁的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呈圆柱形的通槽,所述主体部的侧壁围设形成呈圆柱形的容纳槽,所述通槽、容纳槽相互连通并共轴,所述第一收容部穿过所述通槽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收容部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侧壁还围设形成一安装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通槽和所述安装槽之间,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容纳槽相互连通并共轴,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内螺纹、外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槽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收容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刀座由于设置有限位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部,从而使得收容部不会转动,进而可以有效确保在钻孔机主轴顶刀、换刀的过程中,所述收容部和钻孔机主轴的相对位置不变,进而可以提高钻孔机主轴顶刀、换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下置刀PCB钻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刀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刀座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刀座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所示刀座的收容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9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三杠托架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锥体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