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城轨车辆分体式贯通道的连接框和城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7811.1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冠男;刘佼龙;姜宇飞;言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20 | 分类号: | B61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体式 贯通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分体式贯通道的连接框。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连接框的城轨车辆。
背景技术
贯通道装置位于两节车厢的连接处,是两车厢之间的连接通道,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乘客在车厢之间流体,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通道,从而使乘客均匀分布,另外,贯通道装置可以实现车厢之间的柔性连接,由此相邻的两节车厢可以做相对运动,可以看出是车辆曲线通过时的关节部。此外,贯通道装置具有良好的防雨、防风、防尘、隔音以及隔热等功能,从而使客室环境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贯通道装置一般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传统的分体式贯通道是由两半通道对接而成。贯通道由外部波纹折棚和内板件组成,两半通道的对接通过波纹折棚对接框直接连接,并且波纹折棚和内板件等的重量全部由车钩上的滑动支撑板承载。
但是,新型铰接式车辆的相邻车厢之间的连接通过铰接结构实现,并且铰接结构设置在贯通道内部,致使传统的分体式贯通道装置的连接方式无法应用于新型的铰接式车辆的车厢连接。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适用于新型铰接式车辆的连接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分体式贯通道的连接框,这种连接框能够适用于新型铰接式车辆的贯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使用这种连接框的城轨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分体式贯通道的连接框,包括:框架,其构造为贯通道的骨架,用于分别与相邻两车厢端部的折棚连接以形成两车厢之间的贯通道;转动组件,其设置于框架的底部,以使框架相对转动地连接至两车厢之间的铰接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能够将铰接式车辆的相邻两车厢的折棚连接起来,由此形成贯通道,该贯通道通过转动组件适应城轨车辆转弯时的曲线轨道,另外通过转动组件将连接框和折棚的重量传递至铰接梁,由此为贯通道提供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包括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左半框架的底部和右半框架的底部分别连接至转动组件。由此使得框架便于制造和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的断面构造为具有朝向两侧的翘曲部,以卡持折棚的连接边。翘曲部的设置使得框架牢固地卡持折棚。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的断面还包括设置于断面中部的空心槽以及贯通断面顶部和底部的贯通孔,左半框架的顶部和右半框架的顶部通过与空心槽配合的连接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心槽呈U型或者H型,连接件构造为相应地U型或者H型。由此提高连接件分别与右半框架和左半框架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框架顶部两端的顶部支撑框和设置于框架侧部靠近框架底部的侧部支撑框,顶部支撑框和侧部支撑框分别通过与贯通孔配合的螺栓连接至框架。由此通过顶部支撑框支撑贯通道顶部的装饰折棚等部件,通过侧部支撑框支撑贯通道内部的装饰折棚。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板,用于与框架的底部连接;固定座,其构造为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周缘设置有安装孔,以与两车厢之间的铰接梁连接;转轴,其设置于连接板上;轴承,其固定至固定座的容纳腔内,并且与转轴配合。由此通过转轴在轴承内相对于安装座的转动实现连接框相对于铰接梁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包括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左半框架底部和右半框架底部的分别与转动组件连接的接合端构造为插齿状,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接合端配合的插接槽,和/或轴承为关节轴承。由此提高连接板和框架的连接强度。此外轴承为关节轴承可以使得连接框相对于铰接梁转动地同时可以摆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上设置有止挡台,关节轴承的内圈卡持在止挡台上,以使安装座吊装于转轴上。由此实现铰接梁不干涉连接框的相对摆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止动圈,以限制所述关节轴承向上移动。由此防止关节轴承带动安装座向上窜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城轨车辆,其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连接框,其中连接框设置在两车厢之间的铰接梁的下方。
在本申请中,用语“上”、“下”规定为,城轨车辆运行过程中,靠近地面的位置为下,远离地面的位置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洁风扇
- 下一篇:用于防止风机喘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