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制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809.3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禧福珑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B62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制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制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常用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中刹车的效率就是评价自行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刹车结构通常能够实现低速行驶下的迅速刹车,然而当自行车行驶速度过快遇到突发路况时往往无法迅速刹车从而可能造成危险。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执行刹车任务的机械结构效率较低:通常采用按压闸皮使其与自行车轮毂摩擦减速的方式,这种制动方式通常都存在较长的制动距离;另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到当执行刹车动作车辆急剧减速时驾驶者因惯性所导致的身体前冲及其带来的潜在危险。此外,部分研究者试图选择车轮辐条作为自行车制动的施力部位,这样虽然制动动作较为直接,但由于车轮辐条机械性较差、易变形,因此会影响自行车辐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行车制动结构。该技术方案通过改进执行刹车动作的机械模式以实现在极短时间内刹车的效果,同时针对因惯性所导致的身体前冲增设了使用者保护组件。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制动结构,包括方向把,第一闸把,后闸线,前闸线,车架,车闸,第二闸把,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销,胸挡,胸挡架,制动槽,其中第一闸把和第二闸把分别位于方向把两端,方向把安置于车架上,后闸线一端与第一闸把相连接,前闸线一端与第二闸把相连接、另一端与车闸相连接,车闸固定安置于车架上,制动销位于车闸下部相对设置,胸挡架数量为若干,所述若干胸挡架一端与方向把或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胸挡相连接,车轮以其圆心与车架轴连接,车轮的轮毂上缘处于上述相对设置的制动销中间且不与制动销接触,在车轮的轮毂上具有若干沿轮毂圆周分布的制动槽,所述制动销与制动槽形状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胸挡架数量为三根,上述三者与胸挡形成的三个连接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制动销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圆柱体,所述制动槽为形状与上述圆柱体相配合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制动销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方柱体;在此基础上所述制动槽可以是形状与所述方柱体相配合的方孔或条状槽。
优选的,所述胸挡朝向自行车后方的表面上具有织物层。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利用闸皮摩擦制动改进为利用固定的制动销插入转动中的轮毂上的制动槽实现快速制动。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瞬间制动所导致的驾驶者惯性前冲,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以方向把或车架为固定基础的胸挡,当发生惯性前冲时驾驶者前胸部位能够抵在胸挡上从而缓解因惯性前冲所带来的不适和潜在危险。此外,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到轮毂的机械性好、不易变形等优点,因此选用轮毂作为制动施力部位,有效保证了瞬间制动动作对整体制动结构的机械性磨损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同时技术效果良好,具有突出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方向把 2、第一闸把 3、后闸线 4、前闸线
5、车架 6、车闸 7、制动销 8、胸挡
9、胸挡架 10、第二闸把 11、车轮 12、制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自行车制动结构,包括方向把1,第一闸把2,后闸线3,前闸线4,车架5,车闸6,第二闸把10,车轮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销7,胸挡8,胸挡架9,制动槽12,其中第一闸把2和第二闸把10分别位于方向把1两端,方向把1安置于车架5上,后闸线3一端与第一闸把2相连接,前闸线4一端与第二闸把10相连接、另一端与车闸6相连接,车闸6固定安置于车架5上,制动销7位于车闸6下部相对设置,胸挡架9数量为若干,所述若干胸挡架9一端与方向把1或车架5相连接、另一端与胸挡8相连接,车轮11以其圆心与车架5轴连接,车轮11的轮毂上缘处于上述相对设置的制动销7中间且不与制动销7接触,在车轮11的轮毂上具有若干沿轮毂圆周分布的制动槽12,所述制动销7与制动槽12形状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禧福珑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禧福珑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轮自行车无齿飞轮
- 下一篇:绳绳配合封口的吸附固定式手提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