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重构轮式教育机器人底盘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3984.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雷波;李晓峰;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乐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重构 轮式 教育 机器人 底盘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式教育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可重构轮式教育机器人底盘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多,由于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的知识,所以目前,很多人加入机器人的学习中来,同时许多院校已在学生中开设了机器人学方面的有关课程。
为了满足机器人学方面的有关课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的需求,需要配合移动机器人的使用,市面上现在的移动机器人按其运动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轮式移动机器人和足式移动机器人,由于足式机器人目前主要还停留在机器人关节运动,也就是让其实现移动层面上,再者足式机器人主要的部件为舵机,且随着关节的增多,其舵机数量就会随之增加,这样就造成足式机器人价格昂贵,所以从教育的层面讲,轮式移动机器人则是机器人教育最佳的平台,一是价格低,二是其移动方式简单,所以更多的功能实现可以放在循迹、避障等智能化的研究上来,这样也更好的与当前高校相关的课程相结合。
现在的轮式移动教育机器人,从驱动方式来讲常见的有两驱、四驱等,但是其底盘结构皆为一体化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一个轮式移动教育机器人从驱动方式来说就只能实现一种,要么两驱、要么四驱,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习者扩展的需求,也就说当学习者需要学习两驱或四驱的轮式移动教育机器人就需要分别准备这两种驱动模式的不同的轮式移动教育机器人,同时造成学习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轮式移动教育机器人采用一体化结构的底盘存在的限制学习者扩展的需求和造成学习成本增加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底盘重新拆卸组合实现一个底盘完成多种驱动形式轮式移动教育机器人组装的可重构轮式教育机器人底盘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构轮式教育机器人底盘平台,它包括小车头部固定板、小车中部固定板、舵机安装框架、小车连接板、小车后部固定板和轮胎,所述小车中部固定板的一端与小车头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小车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小车中部固定板的中部与舵机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小车连接板的一端与小车中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小车后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小车后部固定板为两个,所述两个小车后部固定板分别位于小车连接板上方和下方,所述小车后部固定板两端分别与轮胎连接;所述舵机安装框架包括舵机安装底板,所述舵机安装底板与小车中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舵机安装底板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舵机安装侧板,所述第一舵机安装侧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舵机安装侧板,在所述两个第二舵机安装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舵机安装上盖板,所述舵机安装框架两端分别与轮胎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底盘由小车头部固定板、小车中部固定板、舵机安装框架、小车连接板和小车后部固定板几块高强度的亚克力板组成,所述小车头部固定板、小车中部固定板、舵机安装框架、小车连接板和小车后部固定板之间相互通过螺丝、铜柱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底盘形成一个分离式的结构,从而能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任意的组装,从而可以轻松组装出两轮万向轮小车,四驱小车,六驱小车及舵机转向小车,达到节约学习成本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小车头部固定板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从而通过螺丝对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装配实现小车头部固定板与小车中部固定板的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小车中部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在所述小车中部固定板中部设有安装槽。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安装孔,从而通过螺丝对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的装配实现小车中部固定板与小车头部固定板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安装孔,从而通过螺丝对第三安装孔与第十安装孔的装配实现小车中部板与小车连接板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槽实现舵机的安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舵机安装底板两端均依次设有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在所述舵机安装底板中部设有第六安装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四安装孔,从而将第一舵机安装侧板下方的安装脚装配到第四安装孔就能实现对第一舵机安装侧板的安装,通过设置第五安装孔,从而通过铜柱和螺丝对于第五安装孔与第七安装孔的装配实现舵机安装底板与第二舵机安装侧板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第六安装孔实现舵机安装底板与小车中部固定板的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舵机安装侧板上下两边均设有安装脚,所述第一舵机安装侧板中部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乐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乐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3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风量恒定的新型节能便捷移动式回风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薄节能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