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139.5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江耀诚;严建斌;林顺龙;周艺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式 电泳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泳显示器技术,特别是指一种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器因具有双稳态特性,即只有当显示图像被改变时,才需要电源,显示图像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保持显示,而具备省电的优点,因此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纸和其他可携式电子装备中。
此外,为了提升操作便利性,电泳显示器通常与一触控面板相结合而形成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
由于电泳显示设备为反射型显示设备,其显示出的画面需藉助外界光线,如日光或灯光等,才可被用户看清,当外界光线不足时,显示画面将很难被用户看清。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于电泳显示设备的显示面前侧设置一前置光源,前置光源包含一导光板及一发光单元,发光单元设置于导光板一边缘处。发光单元点亮后所放射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的引导而平均分散于电泳显示设备的显示面。
然而,由于光线从发光单元所在的边缘处沿着导光板向四面扩散时会发生衰减或损耗,导致导光板上设 有发光单元的部份较于其他部份光亮度较高,而容易使得该部份显现与其他部份不同的亮度,从而出现导光板亮度不均匀,或者发生漏光等问题,进而影响终端产品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以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包含:一电泳显示器;一导光板,通过一第一光学胶层与所述电泳显示器相贴合,其中,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表面边缘处形成一容置区;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区内;一挡光胶带,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第一光学胶之表面,并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容置区;一触控单元,通过一第二光学胶层与所述导光板相贴合,其中所述挡光胶带位于所述触控单元与所述导光板之间。
较佳的,其中所述触控单元包含一基板,一遮蔽层及一油墨层,所述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层上,其中所述遮蔽层与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之间,且所述遮蔽层位于所述油墨层与所述基板之间。
较佳的,其中,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遮蔽层的部份表面,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与所述遮蔽层部分重叠,且 与所述油墨层之间无重叠。
较佳的,其中,所述触控单元更包含一触控电极层及一导线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部份延伸至所述遮蔽层上,所述导线层位于所述遮蔽层上,并与延伸至所述遮蔽层的所述触控电极层电性连接。
较佳的,其中,所述触控单元更包含一触控电极层及一导线层,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部份延伸至所述油墨层上,所述导线层位于所述油墨层上,并与延伸至所述油墨层的触控电极层电性连接。
较佳的,其中,所述容置区由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表面边缘朝向所述触控单元方向凹陷形成。
较佳的,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含一软性电路板及复数发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且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容置区内。
较佳的,其中,所述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较佳的,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材料为折射率范围在1.41至1.42内的光学胶。
较佳的,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材料为折射率范围在1.41至1.42内的光学硅胶。
较佳的,所述挡光胶带为一白色胶带。
较佳的,其中,所述遮蔽层于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挡光胶带及所述发光单元于所述基板上 的正投影。
本实用新型之功效在于,对应发光单元处设置一挡光胶带,利用挡光胶带阻挡部份光线,以平均导光板的各部份的光亮度,从而提升终端产品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正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较佳实施的导光板与发光单元的相对位置;
图3是一正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及
图4是一正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分光器及立体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