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双层电容式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薄膜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1903.6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曾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H01B5/1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双层 电容 触摸屏 透明 导电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双层电容式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薄膜组。
背景技术
源于平板显示器制作的需要,自从Badeker报道了通过热蒸发镉使之形成氧化镉透明导电薄膜以来,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与开发受到普遍重视。上世纪60年代,氧化铟锡(ITO)成为透明导电膜的主体,之后的几十年,又发展了金属基复合多层膜、铝掺杂氧化锌(AZO)薄膜、多组元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导电高分子膜以及其他透明导电材料应用而生。
透明导电薄膜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OLED)、触摸屏(TouchPanel)、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电子仪表的透明电极最常用的薄膜材料。未来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产品,对触摸面板的有着强劲需求,随着触控面板大尺寸化、低价化,同时由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透明导电膜是在玻璃、陶瓷等硬质材料上制备的,不能用于可弯曲应用,导电性及透光率等本质问题不易克服等因素,限制了透明导电膜的应用。与之相对的是,在有机柔性基材上制备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不仅具有相同的透明导电特性,而且具有许多独特优点,如可弯曲、不易破碎、轻质、可以卷对卷方式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运输。随着电子器件与电子产品朝轻便化方向发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终将取代硬质透明导电薄膜。
近十年来,众面板厂商纷纷开始研究ITO的替代品,包括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纳米碳管、导电高分子以及石墨烯等材料。新材料技术应用可以从智能手机的常用面板尺寸一路延伸到20英寸以上的设备,而且其阻值、延伸性、弯曲性均优于ITO薄膜。虽然,新材料技术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取代ITO薄膜,但是新材料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从市场反应上来看,应用新材料技术生产的薄膜产品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目前,石墨烯仍处于研发阶段,距离量产还有很远的距离。纳米碳管和导电高分子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其制成的薄膜产品导电性还不能达到普通ITO薄膜的水平。因而,从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综合评价,金属网格与纳米银线技术将是近期新兴触控技术的两大主角。但是金属网格(Metal Mesh)技术受限于印刷制作的工艺水平,需要采用黄光制程工艺,制作成本会大幅增加,而且会浪费原材料;过细的金属线宽易在外力挤压时断裂,网格的阻值升高,对下游的控制IC芯片提出更高的灵敏度要求;其所制得的触控感测器图样的金属线宽较粗,通常大于5μm,这样会导致在高像素下(通常大于200ppi)莫瑞干涉波纹非常明显,会出现的干扰波纹图案。与之相比较,纳米银线(SNW,silver nanowire)技术,是将纳米银线墨水材料涂抹在塑胶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刻画制成具有纳米级别银线导电网络图案的透明的导电薄膜。由于其特殊的制成物理机制,纳米银线的线宽的直径非常小,约为50nm,远小于1um,因而不存在莫瑞干涉的问题,可以应用在各种尺寸的显示屏幕上。另外,由于线宽较小,银线技术制成的导电薄膜相比于金属网格技术制成的薄膜可以达到更高的透光率,例如3M公司采用微印压法制成的薄膜产品可以达到89%透光率。再次,纳米银线薄膜相比于金属网格薄膜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应用在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上的时候,更具有优势。因此,综合比较,纳米银线技术比金属网格技术更有优势。就目前市场而言,也已经分化出两大技术阵营。目前金属网格技术阵营则加入的公司较多,例如苏大维格和欧菲光,韩国三星等都有参与研发和制造。其中纳米银线阵营中,台湾面板供应商TPK公司是主打纳米银线技术的厂商,并且结合上游的纳米银线材料供应商CambriosTechnologies公司,以及生产工艺公司日本写真成立一家子公司,专注于拓展纳米银线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制造,预计不久的将来就会批量投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防起雾、高透明度、耐弯折、制造成本低廉的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基于纳米银线的双层电容式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薄膜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双层电容式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薄膜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层、第一光学PET层、OCA光学胶层、第一纳米银线导电层、第二光学PET层和第二纳米银线导电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的双层电容式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薄膜组,所述第一纳米银线导电层和第二纳米银线导电层的四周边缘均设置有导电银浆电极,所述导电银浆电极的宽度为0.1~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