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向的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081.4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律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B62M1/00;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张海英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向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转向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使得其深受人们的青睐,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进行运动娱乐,已有数十、上百年的历史了。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才在国内外流行起来,成为非常普及的一种青少年的运动器材。传统的滑板车包括把手杆、车身杆、车轮和踏板,它通过将车身杆和把手杆固定连接后,再将踏板与车身杆固定连接,使得形成稳固结构,再将车轮分别与车身杆的底部和踏板连接,使得整体形成滑板车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的一只脚站在车架上,用另一只脚蹬地,来驱动车子前进,这样的滑板车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便于刹车,结构轻便,具有很好的平衡性,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摔倒。但是它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滑板车由于其车身杆的前端均为直杆,导致操作者的腿很容易碰触到车身杆,造成对腿部的伤害。严重的,在腿瞬间碰触到车身杆时,会因为较大的力使得车身杆带动把手偏转晃动,因而使得滑板车行走不稳,容易造成翻车。
另外,现有的滑板车在需要转向时,一般是采用人为转动把手来带动前轮进行转向,在进行转向后,再利用人为回转把手以进行直线行走,这种滑板车操作繁琐,且不适宜儿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自动转向的滑板车,该滑板车行走稳定性能好,不易造成翻车且能根据操作者的重心改变而自动转向并自动回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转向的滑板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用于放置滑板的车身支架,所述车身支架的前端连接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的弧形车身,所述车身支架与所述弧形车身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有可随人体重心向侧边偏移而改变方向的前轮固定块,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可使所述前轮固定块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前轮固定块的两端连接有可随所述前轮固定块的转动而转向的前轮。
其中,所述弧形车身的弦长为350~1400mm,所述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0.5~210度,所述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的垂直距离为250~1300mm。
其中,所述弧形车身的弦长为350mm,所述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0.5度,所述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的垂直距离为250mm;或
所述弧形车身的弦长为1400mm,所述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210度,所述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的垂直距离为1300mm。
其中,所述车身支架包括与所述弧形车身的下端相连接且同圆心的第一段弧形架体,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切连接有弧形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反的第二段弧形架体;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与所述第二段弧形架体的半径均与所述弧形车身的半径一致,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半径与所述弧形车身的半径一致。
其中,所述前轮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开口部、以及垂直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第五纵向连接孔,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前端开设有第二开口部、以及垂直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第六纵向连接孔,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臂伸入所述第一开口部,并使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顶侧配合、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底侧配合,所述转轴依次插入所述第五纵向连接孔、所述第六纵向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具有弹性的塑料连接件。
其中,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开口部后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一侧的限位面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开口部后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另一侧的限位面相抵。
其中,所述弧形车身的顶端连接有把管组件,所述把管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车身的顶端的车把固定片,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把固定片上的把管,所述把管的两端套设有握把套,所述把管与所述车把固定片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并在所述把管上塞有车把乳胶塞,以遮挡所述连接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律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上律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