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6331.2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喻威;周鹏;许寒;李俊超;肖新年;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8 | 分类号: | B62D65/08;B65D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辅助 汽车 行李箱 密封条 装配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总装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汽车总装的生产是高速度高节拍下完成的,油漆好的车身在移动的生产线上前行,迎接数千种零件的装配,因此控制零件装配的时间尤为重要。对于汽车行李箱密封条,一般为整圈封闭形式,需整圈装配,在某些车型中,由于行李箱盖铰链的一端是固定在衣帽架下端的,在装配密封胶条时就需要穿过整个行李箱盖。
在高速度的装配节拍下,在密封胶条穿过行李箱盖的时候,密封胶条与行李箱盖边缘相接触的机会增大,则由于行李箱盖边缘尖角通常较小,尖角钣金较为锐利,若密封胶条与尖角钣金直接接触,密封胶条有可能被刮损,而且装配操作人员也容易被划伤。若操作人员增加注意力,将密封胶条扁平放置后慢慢经过尖角,左边装配好后再到右边装配,将延长装配时间,导致节拍减慢,影响整个总装工序生产节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套装于行李箱盖尖角处,在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过程中可避免密封条与行李箱盖尖角钣金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保护套具有一开口,开口的内表面形成用于容纳汽车行李箱盖尖角的空间;开口的外表面具有平坦部和边缘部,平坦部和边缘部一体成型;其中,边缘部具有第一圆角半径,第一圆角半径大于汽车行李箱盖尖角 的圆角半径。
优选地,当所述汽车行李箱盖尖角的圆角半径为1.5mm时,第一圆角半径为4mm。
优选地,所述平坦部的厚度为第一厚度值,所述边缘部的厚度为第二厚度值,第一厚度值小于第二厚度值。
优选地,第一厚度值为2mm,第二厚度值为4mm。
优选地,所述开口具有预定深度。
优选地,所述预定深度为50mm。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汽车行李箱盖尖角处钣金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平坦部上具有标记。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材料为具有伸缩性能的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套装于汽车行李箱盖尖角处,能够避免密封条与行李箱盖尖角钣金直接接触,保护密封条不受损坏,同时避免操作人员被钣金划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速度,节省工位装配时间,改善总装时行李箱密封条装配工艺,有利于对总装生产节拍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的透视图。
图4和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在使用状态下与汽车行李箱盖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密封条穿过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保护套的汽车行李箱盖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汽车行李箱密封条安装完毕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 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辅助汽车行李箱密封条装配的保护套的主视图和透视图,图中所示为针对某车型的汽车行李箱盖的保护套,保护套为一体成型,由于保护套是安装在行李箱盖尖角处使用的,因此保护套的形状和尺寸随行李箱盖尖角处的尺寸而确定,使得保护套在套装在行李箱盖尖角处钣金上之后,保护套的内表面与尖角钣金紧密贴合。
为了避免装配过程中密封胶条或操作人员被汽车行李箱盖尖角处划伤,应使保护套外表面边缘处圆弧的圆角半径值至少大于汽车行李箱盖的圆角半径值。例如,若行李箱盖尖角的圆角半径R=1.5mm,则保护套外表面边缘处圆角半径可以定为R=4mm,则行李箱盖尖角处的钣金不再那么锋利,不会划伤密封胶条或操作人员的皮肤。
保护套内表面边缘处的尺寸和行李箱盖尖角的尺寸相同,例如若行李箱盖尖角R=1.5mm,保护套内表面边缘处R=1.5mm,确保两者紧密贴合,套装可靠。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护套,在外表面上具有一标记。由于汽车行李箱盖左右两个尖角的外型通常是相同或者是镜面对称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采用左右通用设计,如果左右尖角形状完全相同,可以直接左右通用;如果左右尖角形状是镜面对称的,可根据任一端的形状设计保护套,然后在外表面平坦的部位做一个标记,例如图3所示的“L”,标记朝上时套装于左尖角处,当把标记朝下,即保护套翻面180°后,可直接套装于右边尖角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6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