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门开闭耐久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4810.6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岳旸;周文件;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开闭 耐久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四门开闭耐久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单杆单作用气缸与车门连接,气缸数量多,安装不方便,配套设备数量多,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老化,更换成本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气缸结构,包括两个双杆双作用气缸和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支架,支架在安装时,直接安装在汽车座椅的安装孔上,大大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压力。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气路控制设备,对空气有过滤的作用,防止空气直接进入气缸,对气缸造成的老化和腐蚀,并且仅使用一个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实现对两个气缸的控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安装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四门开闭耐久试验设备,此种设备气缸数目减少,配套设备减少,避免外界空气直接进入气缸,对气缸长期使用造成的老化和腐蚀;由于气缸运动的一致性,仅采用一个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就实现了对两个气缸的控制,简化了气路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四门开闭耐久试验设备,包括:气路控制设备和气缸结构;
所述气路控制设备包括:气泵、气动二联件和电磁阀;所述气泵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动二联件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动二联件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缸结构的气体输入端连接;
所述气缸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驱动左侧车门打开,同时驱动右侧车门关闭的双杆双作用气缸和用于将所述双杆双作用气缸固定在汽车车厢中的支架。
可选地,所述双杆双作用气缸包括:活塞和两根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用于与汽车车门连接的固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吸盘。
可选地,所述双杆双作用气缸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为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支架为长方体形状。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可选地,所述支架安装在汽车座椅安装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气缸结构,包括两个双杆双作用气缸和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支架,支架在安装时,直接安装在汽车座椅的安装孔上,大大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压力。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气路控制设备,对空气有过滤的作用,防止空气直接进入气缸,对气缸造成的老化和腐蚀,并且仅使用一个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实现对两个气缸的控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安装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路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杆双作用气缸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左侧车门打开时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左侧车门打开时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左侧车门打开时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右侧车门打开时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右侧车门打开时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泵;2、气动二联件;3、电磁阀;4、第一双杆双作用气缸;5、第二双杆双作用气缸;6、活塞;7、推杆;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四门开闭耐久试验设备,其中,汽车四门开闭耐久试验设备包括:气路控制设备和气缸结构;
所述气路控制设备包括:气泵1、气动二联件2和电磁阀3;所述气泵1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动二联件2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动二联件2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3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3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缸结构的气体输入端连接;
所述气缸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驱动左侧车门打开,同时驱动右侧车门关闭的双杆双作用气缸和用于将所述双杆双作用气缸固定在汽车车厢中的支架8。气缸数量减少,对气源的要求降低,由于气缸数量的减少,配套设备也随之减少,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的漏气量。低温试验成本降低,气缸工装简化,大大的降低了工装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4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板检测取样刀具
- 下一篇:拖拉机底盘自重负荷式磨合净化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