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安全监测仪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0576.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宇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安全 监测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行车安全监测仪及汽车。
背景技术
酒驾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时候则会造成车祸,因此,在城市道路中,偶尔会有交警使用手持式酒精检测仪对过往车辆进行酒精浓度检测。
通常,酒驾的驾驶员在喝酒后,并不了解自己是否处于酒驾状态,只有被持有酒精检测仪的交警检查后才能够了解。酒精检测仪所检测的是,被检测者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酒精分子,当酒精检测仪所检测到的酒精分子浓度大于预设的值的时候便可以认为被检测者是处于酒驾状态了。
但,导致行车危险的原因不只有酒驾,还有如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所以单纯的凭借酒精检测仪不足以辨别驾驶员是否真的处于安全驾驶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行车安全监测仪,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行车安全监测仪,包括:检测模块、处理芯片和报警模块,所述处理芯片包括比较电路;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酒精传感器,和如下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电连接;
所述比较电路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芯片还包括模数转换电路;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连接在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比较电路之间。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报警器:LED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气压报警器。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芯片还包括标准信号电路和标准信号调整电路;
所述标准信号电路与所述比较电路电连接;
所述标准信号调整电路与所述标准信号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芯片还包括:定位电路和信号发送电路;
所述定位电路和所述报警模块均与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电连接,
或,所述定位电路和所述比较电路均与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电连接。
使用行车安全监测仪的汽车,还包括汽车本体和第一酒精传感器,所述汽车本体包括方向盘,所述第一酒精传感器置于所述方向盘的外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主驾驶座椅、副驾驶挡风玻璃、副驾驶座椅、第二酒精传感器、第三酒精传感器、第四酒精传感器;
所述第二酒精传感器置于所述主驾驶座椅的外表面;
所述第三酒精传感器置于所述副驾驶座椅的外表面;
所述第四酒精传感器置于所述副驾驶挡风玻璃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分别置于所述主驾驶座椅的外表面、副驾驶座椅的外表面和所述副驾驶挡风玻璃的内侧。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行车安全监测仪和所述汽车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安全监测仪,与现有技术中的只能检测是否酒驾的酒驾检测仪相比,其通过设置了与比较电路电连接的检测模块,和与比较电路电连接的报警模块,且检测模块除了包括酒精传感器还包括了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使得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各类数值超过预设的标准数值的时候,会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使驾驶员能够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危险驾驶的环境中,从而起到从多方面提示驾驶员是否处于安全驾驶状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测仪的基本连接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测仪的优化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行车安全监测仪的基本连接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检测模块101、处理芯片102和报警模块103,所述处理芯片102包括比较电路1024;
所述检测模块101包括酒精传感器,和如下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模块101与所述比较电路1024电连接;所述比较电路1024所述报警模块103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宇,未经王明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