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9306.0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查建双;任位;杨双华;易启洪;郑开华;任四刚;田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靠背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和座框,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多在靠背上设置有头枕,汽车座椅由汽车座椅骨架支撑,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目前针对汽车原前排座椅靠背冲压钢板骨架,技术人员提出采用镁合金挤压管材和冲压板件相结合的新型半封闭镁合金靠背骨架结构予以替代,该结构与双向调角器构成封闭的一体成型的靠背骨架,可达到48.8%的减重比。
然而镁合金的强度相对较低,需要提升靠背骨架的强度,但不额外过多的增加靠背骨架的重量,不然使用镁合金制作靠背骨架就失去了意义;同时,因头传统的枕导管为封闭的管状结构,在靠背骨架一体成型后,头枕导管中的模芯无法一次取出,需要独立的抽芯工艺才能完成头枕导管的脱模,在规模化生产的时候,会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使其具有节省材料、降低重量、强度可靠、便于脱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关键在于:包括框状结构的靠背背板,该靠背背板的外圈部向前翻折形成靠背边框,该靠背背板的内圈边缘向前翻折形成翻边,在所述靠背背板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头枕管,该头枕管穿出所述靠背边框,所述头枕管前壁设有前脱模口,所述头枕管的后壁设有后脱模口,所述前脱模口和后脱模口相对交叉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靠背边框与靠背背板组合形成角钢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靠背骨架的强度,因此靠背边框和靠背背板的厚度可以适当减小,这就节省了材料、降低了重量,且不影响靠背骨架的强度;同时在对汽车靠背骨架一体成型过程中,模具可一次性从前脱模口和后脱模口中取出,便可形成头枕导,脱模方便,生产成本降低。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
上述靠背边框和靠背背板的厚度均为2~3mm,所述靠背边框与所述靠背背板之间圆弧过渡,所述靠背边框的竖向侧板与所述靠背背板之间的角度为91°~95°,所述靠背边框的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侧板的边缘增厚之后倒圆角,所述翻边的边缘处倒圆角。该方案中,为了便于脱模,夹角为了使人体更加的贴合人体,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竖向侧板与所述靠背背板之间的角度不易大于95度;以上两处倒圆角,进一步增加强度。
上述靠背边框与所述靠背背板之间设有L形的加强块,该加强块的长臂与所述靠背边框的内侧面固接,所述加强块的短臂与所述靠背背板的前侧面固接。该设计中,加强块能与靠背边框和靠背背板固定更加稳固,满足了汽车内部突出物的法规要求。
上述靠背边框竖向侧板的上部和下部与所述靠背背板之间的角度为91°,所述靠背边框竖向侧板的中部与所述靠背背板之间的角度为95°,所述靠背边框竖向侧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之间平滑过渡。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脱模,更贴合人体设计,乘坐更舒适更安全。
上述靠背边框的外侧面交叉分布有加强筋。采用上述结构,加强筋进一步增加了靠背边框的应力强度。
上述靠背背板上设有附件安装孔。采用上述结构,附件安装孔供以张力钢丝挂接。
上述靠背边框上设有气囊安装孔。采用上述结构,气囊安装孔用于固定座椅软垫等。
上述前脱模口为一到两个,所述后脱模口为二到四个。该方案的提出,在不增加头枕管长度,最大限度节省材料的同时,使头枕杆和头枕管间配合时更加稳固。
上述靠背边框、靠背背板、翻边和头枕管均为镁合金材质,所述靠背边框、靠背背板、翻边和头枕管一体成型。采用以上方案,镁合金质量更轻,相较于传统靠背骨架,可达到48.8%的减重比。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增加了座椅靠背骨架的强度,不过多的增加靠背骨架的重量,提高了靠背骨架地使用寿命,头枕管上能一次性脱模,使脱模工艺更加简单可靠,可节省脱模环节的人力和能源成本;同时因有前脱模口和后脱模口的存在,在满足头枕杆与头枕管间配合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了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4为图1的B-B截面图;
图5为图1的C-C截面图;
图6为图1的D-D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9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汽车头枕
- 下一篇:一种车载便携液体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