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风干燥海产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8800.1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8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铭;许光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风 干燥 海产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风干燥海产品的装置,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风干燥是一种在低温低湿及高风速的环境中快速脱除水分的新型干燥海产品方法,与传统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技术相比,该加工方法不仅克服了自然晾晒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受气候影响难以控制和热风干燥过程中由于高温引起海产品表面干燥效应、热敏性物质易损失及易发生褐变等缺点,较好的保持制品品质。
常见的低温干燥技术有:低温冷风干燥、热泵干燥、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等。这些低温干燥所需的冷风均是通过制冷产生的,当从干燥室出来的空气通过制冷系统蒸汽发生器时,通过将空气冷却到零点以下,这时空气温度下降冷却,同时所携带的水蒸气发生相变凝结,这时空气相对湿度几乎饱和,不再具有干燥能力,随后又通过加热器加热,使其相对湿度减小,使其重新具有干燥能力,这种干燥方法,很重要的特点是对空气处理过程存在冷热抵消弱点,将空气除湿和降温合二为一,因而制冷系统蒸发温度低、干燥能耗大。海产品加工车间,大量蕴含丰富冷能的低温解冻水(约为5℃)和煮过海产品的高温废水(约为100℃)被直接排掉,造成大量冷、热量浪费,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风干燥海产品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低温干燥设备没有利用废弃能源的不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风干燥海产品的装置,包括干燥室、溶液泵A、溶液除湿器、溶液槽、溶液泵B、废热加热器、再生器、空气冷却器和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管路连接进入干燥室,干燥室通过管路和溶液除湿器,溶液除湿器通过管路和空气冷却器相连接,空气冷却器通过管路和风机相连接;溶液槽设有上下两层,溶液槽上层通过管路和溶液泵B相连接,溶液泵B通过管路和废热加热器相连接,废热加热器通过管路和再生器相连接,再生器通过管路溶液槽下层相连接,溶液槽下层通过管路和溶液泵A相连接,溶液泵A通过管路和溶液除湿器上部相连接,溶液除湿器下部通过管路和溶液槽上层相连接。
所述空气冷却器连接冷库解冻水。
所述废热加热器连接海产品蒸煮高温废水。
所述溶液除湿器上部设有喷头。
所述溶液槽内的溶液为LiCl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溶液除湿空调将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温度由冷却器控制,湿度由溶液除湿器控制,可以实现对空气温、湿度的精确控制,提高海产品的质量;2、充分利用了海产品加工车间的低温废弃冷源和高温热源构建加工产品的生产线,节能潜力巨大,经济效益高;3、选取LiCl溶液作为吸湿剂,起到对空气杀菌消毒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海产品的质量;4、整套系统适用于海产品加工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冷风干燥海产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室2、溶液泵A、 3、溶液除湿器4、溶液槽 5、溶液泵B6、废热加热器 7、再生器 8、空气冷却器 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冷风干燥海产品的装置,包括干燥室1、溶液泵A2、溶液除湿器3、溶液槽4、溶液泵B5、废热加热器6、再生器7、空气冷却器8和风机9,所述风机9通过管路连接进入干燥室1,干燥室1通过管路和溶液除湿器3,溶液除湿器3通过管路和空气冷却器8相连接,空气冷却器8通过管路和风机9相连接;溶液槽4设有上下两层,溶液槽4上层通过管路和溶液泵B5相连接,溶液泵B5通过管路和废热加热器6相连接,废热加热器6通过管路和再生器7相连接,再生器7通过管路溶液槽4下层相连接,溶液槽4下层通过管路和溶液泵A2相连接,溶液泵A2通过管路和溶液除湿器3上部相连接,溶液除湿器3下部通过管路和溶液槽4上层相连接。
所述空气冷却器8连接冷库解冻水,利用废弃能源。
所述废热加热器6连接海产品蒸煮高温废水,利用废弃能源。
所述溶液除湿器3上部设有喷头,增加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所述溶液槽4内的溶液为LiCl溶液。
本系统选用氯化锂(LiCl)溶液作为吸湿剂,氯化锂水溶液无色透明,无毒无臭,粘性小,传热性好,容易再生。通常条件下,氯化锂溶液不分解不挥发,化学性质稳定。溶液表面蒸汽压低,吸湿能力大,可以通过控制溶液浓度来控制吸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8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