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硅沉淀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0609.6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4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楚云皓;邢军英;楚振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61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沉淀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工业和光伏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在工业中的运用十分的广泛,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同时在光伏行业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化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要!碳化硅就是光伏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目前碳化硅的水力分级有虹吸法和溢流法两种,在水力分级后需要经过沉淀然后进行烘干,然而传统的自然沉淀对生产设备和厂房面积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现有生产技术中很多都采用自然沉淀,这样沉淀效率低,设备需求多,厂房面积需求大。造成了生产成本高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沉淀效率高、成本低的碳化硅沉淀设备。
一种碳化硅沉淀设备,包括物料入口,用于汇集固体物料的沉降器,所述沉降器的底部设置有固体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入口与沉降器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沉降器的开口上方设置有物料沉降装置,物料沉降装置上方的开口连通有溢流水槽;
所述物料沉降装置包括与所述沉降器开口边缘对应连接为一体的环形围壁、以及置于所述环形围壁内的若干沉降斜板以及若干沉降斜管;所述沉降斜板的两端横向固定在环形围壁的内壁上,所有沉降斜板形成的面构成所述环形围壁的一个截面;所有沉降斜管并排相互粘结为一体,其外围周长与环形围壁的内壁周长相适应,粘结为一体的沉降斜管搭放在沉降斜板上;所述溢流水槽与沉降斜管上方的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如上述的碳化硅沉淀设备,所述沉降斜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55-6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沉淀设备,所述沉降斜管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55-6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沉淀设备,所述沉降器包括8个锥形容器,每个锥形容器通过分别通过一个管道与物料入口连通,所有管道设置在所述环形围壁的外围,每个管道与锥形容器之间通过45°弯头连通。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沉淀设备,所述溢流水槽的最低点上设置有回流管。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沉淀设备,所述沉降斜板与沉降器的开口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沉淀设备,所述沉降器、沉降斜板、沉降斜管的材质均为PP。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硅沉淀设备,沉淀效率高,设备需求少,厂房面积需求小,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适于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沉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沉降器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沉淀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化硅沉淀设备,包括物料入口1,用于汇集固体物料的沉降器5,所述沉降器5的底部设置有固体物料出口51,所述物料入口1与沉降器5之间通过管道6连通;所述沉降器5的开口上方设置有物料沉降装置,物料沉降装置上方的开口连通有溢流水槽2;所述物料沉降装置包括与所述沉降器5开口边缘对应连接为一体的环形围壁7、以及置于所述环形围壁7内的若干沉降斜板4以及若干沉降斜管3;所述沉降斜板4的两端横向固定在环形围壁7的内壁上,所有沉降斜板4形成的面构成所述环形围壁7的一个截面;所有沉降斜管3并排相互粘结为一体,其外围周长与环形围壁7的内壁周长相适应,粘结为一体的沉降斜管3搭放在沉降斜板4上;所述溢流水槽2与沉降斜管3上方的开口连通。
工作原理:水和物料混合物从最上端的物料入口1进入,经下面的八根管道6进入沉降器5,在物料入口1不断地输送物料的情况下,水和物料混合物渐渐从沉降器5往上沉积,由于固体混合物的比重比水大,渐渐地,混合物向下沉降,当水和物料混合物经过沉降斜板4时,由于沉降斜板4的倾斜,能够更好地分离水与固体混合物,当两者再经过沉降斜管3的沉降作用后,使水和固体混合物进一步的分离,渐渐地,水通过沉降斜管汇集溢流水槽2内,而汇集在沉降器5内的固体混合物通过固体物料出口5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0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