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2856.1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魏玉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0 | 分类号: | B60R16/00;F16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s esp 通用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车型配置较多,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在同一款车上均有配置,而二者均布置在发动机舱内。发动机舱内集合了底盘、动力及电器等各系统,布置非常紧凑,用来进行ABS与ESP安装结构设计的空间很有限,所以不会在机舱内同时焊接两个安装支架,而是在装配时按照车型配置来选择安装支架进行螺接,这样既浪费时间也容易出现装配错误。
传统ABS和ESP由于安装方式不一致,所以通常需要两种支架安装在车身结构上。在配置不同的车型上,焊接工人需要焊接不同的支架,容易焊错,增加工作量,从而导致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ABS与ESP的安装结构不通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垂直设置且具有共同侧边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折角空间形成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ABS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ESP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边上垂直延伸有通用安装板,所述通用安装板贴合于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边上,所述通用安装板上朝向安装腔的一侧设有通用豁口用于卡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穿设固定螺栓用于固定ABS本体或ESP本体。
其中,所述通用豁口呈圆弧形,豁口宽度小于圆弧直径。
其中,所述通用安装板上朝向安装腔外侧的平行延伸处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边垂直延伸有与通用安装板相平行的支架安装板,所述支架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边朝向安装腔外侧垂直延伸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通用安装板的平行延伸处相贴合。
其中,螺栓分别穿过第一支架安装孔和第二支架安装孔将支架本体安装于前轮罩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强度高、工艺性好、成本低,通过圆弧形豁口的通用安装结构,解决了传统安装支架需区分配置来选取对应支架进行焊接的情况。整个安装支架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满足安装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与传统的安装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减少零部件数量,防止工厂焊接出错率,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快捷,降低了工人操作的要求,保证焊接零件的准确性,精度易于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的安装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BS与支架本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SP与支架本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支架本体;
101:第一安装板;
102:第二安装板;
103:安装腔;
104:ABS安装孔;
105:ESP安装孔;
106:通用安装板;
107:通用豁口;
108:第一支架安装孔;
109:支架安装板;
110:第二支架安装孔;
111:支撑板;
2:ABS本体;
3:ESP本体;
4:安装螺栓;
5:前轮罩总成;
6:螺母;
7:橡胶固定块;
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ABS与ESP的安装结构不通用的问题,提供一种ABS与ESP通用安装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减少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管束换热管内流体压力损失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