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关东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993.1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4 | 分类号: | A47J27/14;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关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干净卫生的新型关东煮装置。
背景技术
关东煮,因其口味适宜及汤汁的鲜美、便于携带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路边摊,都有关东煮,以往的关东煮都只是将现有的食材拿出来直接放入到煮锅内进行蒸煮,但是像一些肉类在炎热的夏天都是冰冻起来的,那么在放入蒸锅的时候不仅带入了粘在食材上的冰,降低了汤汁的口感,而且还延长了煮料的时间,浪费能源,增加经济投入,并且一些蔬菜能长时间摆放会沾染灰尘等杂质,不卫生,很容易使食用者产生疾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净卫生、对冷冻食材提前预热、清洗的关东煮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关东煮装置,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内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预热清洗区、控水区、低温区和高温区,预热清洗区、低温区和高温区下方均单独通电加热控制,预热清洗区包括设置在支架内的预热锅胆,在预热锅胆的内部插入设置有一滤锅,控水区包括控水锅胆,经过预热后的食材通过滤锅提出后放入控水锅胆内控水,低温区包括低温锅胆,在低温锅胆内设置有数个圆形煮锅和低温现煮操作区,高温区包括高温锅胆,在高温锅胆内设置有数个方形煮锅和高温现煮操作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滤锅的上方边缘设置有一圈岩棉隔热层,在滤锅的上方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热锅胆与控水锅胆之间通过倾斜连接板连接,在倾斜连接板上设置有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个圆形煮锅和每个方形煮锅内均设置有带有挡块、且每个圆形煮锅和每个方形煮锅形状相同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低温区和高温区的外侧设置有透明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冷冻食材及需要清洗的食材首先放入到预热清洗区内,清洗时不加热,而对于一些冷冻的食材则可以打开加热的底座,对预热锅胆进行加热,去除食材表面的冰渣,清洗和加热后分别通过滤锅拿出后放入到控水区进行控水,减少水分,避免减轻汤汁的鲜美,滤锅上有隔热层避免工人烫伤,且滤锅上有提手,方便工人将滤锅放入和拿出,预热清洗区与控水区之间通过倾斜连接板连接,水分会随着倾斜连接板直接流入到控水区内统一处理,经过控水后的食材根据蔬菜及肉类的蒸煮时间的不同分别放入低温区内和高温区内进行煮熟,一些蔬菜放在低温区,肉类或需要大火长时间加热的食材则放入到高温区煮熟,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的圆形煮锅和方形煮锅内都有带有挡块的过滤网,食材放在过滤网内,避免因为蒸煮掉落的食材对汤汁的味道有所影响,最大可能的保持汤汁的原味,并且两个区域都有现煮的操作区,对于不同口味的人群可以选择现煮的方式,高温区和低温区外侧也就是靠近消费者的一侧有挡板,避免烫伤同时还能避免消费者的说话时喷出的口水污染食材。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对需要清洗的食材进行清洗,对冷冻的食材进行预热,并且蔬菜和肉类分开加热,单独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食物的洁净的程度,减少投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支架,2-预热锅胆,3-滤锅,4-岩棉隔热层,5-提手,6-控水锅胆,7-倾斜连接板,8-防水层8,9-低温锅胆,10-圆形煮锅,11-低温现煮操作区,12-高温锅胆,13-方形煮锅,14-高温现煮操作区,15-挡块,16-过滤网,17-透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