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957.5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自波;谷佳烨;肖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38 | 分类号: | H02S40/3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太阳能 充电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外出旅行,野营等户外活动中,手机、数码相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因缺电而无法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便携式充电设备——充电宝,这种充电设备一般经过适配器采用市电供电,一旦充电宝内部的电量用光而又没有市电提供的地方,就无法再给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而人们在进行野营,旅行等野外活动时,往往周围是没有市电的。而太阳能是地球上最直接、最普遍、最清洁的能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移动电源为移动设备应急充电,方便人们在野营,旅行及应急时使用。该移动电源采用翻盖式外壳结构,体积小,携带方便;既可采用太阳能充电,也可采用5V直流或市电给其充电;由于采用了两块太阳能硅晶板并联结构及5600mAh大容量锂电池,输出功率较大,同时由于采用了多头充电线,可随时随地为手机、相机等多种移动电子设备同时进行快速充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快速方便、节能环保的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方案实现:它包括硅晶板、电路板、锂电池、多头充电线、电池电量检测与数码管电量显示模块、翻盖式外壳,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芯保护模块、充电管理模块、放电管理模块、交直流电输入接口及电池充放电指示灯,其特征是两块硅晶板连接电路板,锂电池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还连接电池电量检测与数码管电量显示模块,多头充电线与放电管理模块的电量输出端相连;微控制器与电芯保护模块、充电管理模块、放电管理模块及电池充放电指示灯连接;翻盖式外壳将移动电源的所有组件固定在壳内。
所述硅晶板采用两块太阳能硅晶板并联连接接入电路板的充电管理模块、两块太阳能硅晶板分别固定在壳基内锂电池上面及壳内翻盖上。
所述锂电池采用5600mAh大容量锂电池,通过电路板控制可实现太阳能、5V直流或经适配器采用市电等多种方式给其充电。
所述多头充电线一端与电路板放电管理模块电量输出端口相连接,另一端为多头充电线端口。多头充电线上有三个接口,一个是安卓手机充电接口,一个是诺基亚手机充电接口,一个是USB接口。
所述电池电量检测与数码管电量显示模块,由89C52(U1)、74HC573(U2)、数码管(U3)、LM3914(U4)等部分组成。VCC接锂电池正极,GND接锂电池负极;IC1(U5)和IC2(U6)都是采用TL431及其电路部分组成的稳压电路,IC1使输出电压保持在3V,IC2使输出电压保持在5V;具体连接方法如图所示:数码管的1、2、3、4、5、6、7号引脚分别与74HC573U1的2、3、4、5、6、7、8号引脚相连;74HC573的11号引脚与89C52的28号引脚相连,74HC573的13、14、15、16、17、18、19号引脚分别与89C52的33、34、35、36、37、38、39号引脚相连;89C52的1、2、3、4、5、6、7、8、10、11号引脚分别与LM3914的1、10、11、12、13、14、15、16、17、18号引脚相连,89C52的18,18号引脚连接晶振;LM3914的7号引脚接1.2K欧姆电阻再接GND,4号引脚接IC1再接VCC,5号引脚接VCC;数码管的8号引脚、74HC573的1号和10号引脚、89C52的20号引脚、LM3914的2号和8号引脚都接GND;74HC的20号引脚,LM3914的3号和6号、89C52的40号引脚都引脚接在IC2上,再与VCC相连。VCC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GND与锂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翻盖式外壳结构,将锂电池固定在翻盖式外壳结构的盒基左上方,一块硅晶板再固定在锂电池上面,另一块硅晶板固定在壳内翻盖上,数码管电量显示模块安装在盒基的右上方,电路板固定在盒基的右下方,多头充电线一端与电路板后放置在盒基左下方。当采用太阳能电池充电时,将翻盖翻开,使两块硅晶板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将多头充电线多头充电线端口取出,将需充电的移动设备插在相应的接口上,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收放在盒基的左下方,盖上盒盖,这样即可保护硅晶板,又可使结构紧凑,携带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时钟占空比检测系统
- 下一篇:自给转移式聚光发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