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535.X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F01M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14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车 热电 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车的热电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北部、东北、西北的国铁、合资铁路以及拥有自备机车的工矿企业在冬季常常面临寒冷、低温、结冻的天气。处于待机状态的内燃机车,容易出现低温造成柴油机冷却水冻结、燃油析蜡、机油粘度增大等现象。传统的预热装置主要靠预热锅炉或用机车柴油机惰转打温。预热锅炉预热方法缺点甚多,各机务单位基本不用;用惰转打温预热方法明细存在耗油量大、燃烧不良、机油稀释、环境污染、部件磨损增大等缺点。解决低温条件下防止燃油析蜡还可使用高标号柴油,而每提升一个标号吨价位增费100~200元,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机车寿命、节能环保、换热效果好、成本低的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包括预热供电装置,预热供电装置包括燃油机和发电机,燃油机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油口,燃油机的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加热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组的进水口相连,循环水泵组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有机油预热系统和燃油预热系统,机油预热系统包括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进水口a与循环水泵组出水口相连,出水口b与机油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相连,机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与第三电磁阀的进水口a相连,第三电磁阀的出水口b与燃油机的进水口相连,机油热交换器的冷端进口与辅助机油泵组出油口相连,冷端出口与机车的机油油路相连,辅助机油泵组的进油口与机车的机油油路相连;燃油预热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a与循环水泵组出水口相连,出水口b与燃油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相连,燃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与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相连,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与燃油机的进水口相连,燃油热交换器的冷端进口与燃油泵组出油口相连,冷端出口与机车的燃油油路相连,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冷端进口和冷端出口均与机车的冷却系统相连,燃油泵组的出油口还与辅助燃油箱的进油口相连,辅助燃油箱设置有两个出油口,一个与燃油机的进油口相连,另一个与机车的燃油箱相连,循环水泵组的出水口还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水口a相连,第二电磁阀的出水口b连接在燃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和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机油预热系统还包括低温水泵和第二逆止阀,所述低温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在第四电磁阀的出水口b和机油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之间,低温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二逆止阀的出水口a相连,第二逆止阀的进水口b连接在第三电磁阀的出水口b和机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水泵组上安装有水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辅助机油泵组上安装有机油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燃油泵组上安装有燃油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出水口b和机油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之间安装有第四球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水口b和机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三球阀,所述燃油泵组的出油口和辅助燃油箱的进油口之间连接有第五球阀,所述辅助燃油箱的出油口和预热供电装置中燃油机的进油口之间连接有第六球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燃油预热系统还包括高温水泵和第一逆止阀,所述高温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在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和燃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之间,高温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一逆止阀的出水口a相连,第一逆止阀的进水口b连接在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和燃油机的进水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热电预热系统,其中所述燃油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和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二球阀,燃油机的进水口和冷却系统热交换器的热端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液位传感器预热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多路径吹扫喷射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