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088.5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余热 两级 溶液 除湿 复合 蒸发 冷却 空气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属于船舶机械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捕鱼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海洋捕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渔船在海上捕鱼时,经常是临近夏季,机舱内相当的炎热,捕得的海产品需要及时冷冻;渔船除了利用带冰对鱼类进行保鲜以外,也可以通过制冷机进行制冷保鲜。通常的压缩式制冷机需要耗费渔船大量的电能,小型渔船的柴油机难以满足其制冷耗费的电能。另外,由于压缩式制冷目前采用R12 或R22 制冷剂,具有ODP 和GWP 较大的情况,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已被禁用。渔船舱室内温度高,影响了作业人员工作。
渔船的柴油机运行时,通常柴油机只能将燃料全部能量的30%—40% 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其余60%—70% 都是以热量的形式排放掉,其主要排放形式有冷却水、废气、辐射(通常以废气形式排放的热量可以达到35%—40%,排放温度为400—450℃)。目前业内也有用柴油机余热用于制冷,但是需要用到压缩制冷机组作为制冷装置。成本较高,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柴油机的能量来给渔船制冷,无需用到压缩机组即可实现给舱室内降温的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包括柴油机、加热组件、舱室,所述舱室上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连接排风机,排风机管路的第一分支连通室外,第二分支连通室外空气进口形成第一进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依次连通第一除湿器、第一空气冷却器、第二除湿器、第二空气冷却器,第一除湿器和第二除湿器与加热组件形成除湿循环回路。
所述第二空气冷却器的第一分支连接第一蒸发冷却器,第二分支连接第三空气冷却器,第三空气冷却器的第一分支连接第二蒸发冷却器,第三空气冷却器的第二分支与第二蒸发冷却器出来的管路汇合后经由送风机连接舱室;
所述第三空气冷却器经第二泵与第一蒸发冷却器循环连通。
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第一泵、再生器、海水冷却箱、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连接第一除湿器,第二阀体连接第二除湿器,第一除湿器和第二除湿器出液端汇合连接到一储液器,储液器与第一泵、加热器、再生器、海水冷却箱形成除湿循环回路。
所述的再生器上设有空气冷却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利用柴油机余热,加热加热器的水,蒸发释放其中水分,溶液浓度增加,溶液变浓;然后进入第一除湿器和第二除湿器中用以吸收空气中水分。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级除湿设备,大大提高空气干燥程度,三级冷却设备的连级制冷,无需用到现有压缩制冷机组,结构相对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同时也充分利用能源;本实用新型调节舱室内空气温度的同时也调节了空气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示意图;
图中:1、舱室 1.1、第一出风口 2、排风机 2.1、第一分支 2.2、第二分支 3、室外空气进口 4、第一进风通道 5、第一除湿器 6、第一空气冷却器 7、第二除湿器 8、第二空气冷却器 9、第一蒸发冷却器 10、第三空气冷却器 11、第二蒸发冷却器 12、送风机 13、加热器 14、第一泵 15、再生器 15.1、空气冷却通道 16、海水冷却箱 17、第一阀体 18、第二阀体 19、储液器 20、第二泵。
具体实施方式
船舶余热两级溶液除湿复合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装置,包括柴油机、加热组件、舱室1,舱室1上有第一出风口1.1,第一出风口1.1连接排风机2,排风机2管路的第一分支2.1连通室外,第二分支2.2连通室外空气进口3形成第一进风通道4,第一进风通道4依次连通第一除湿器5、第一空气冷却器6、第二除湿器7、第二空气冷却器8,第一除湿器5和第二除湿器7与加热组件形成除湿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0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散装机改装的吨包机
- 下一篇:背心式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