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1498.3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刘勇;王铭;张国麒;苏磊;万世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曾祥坤 |
地址: | 64111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机锂离子电池,当电池放电至手机的标称电压3.6V或者3.7V时,手机将显示电量不足而自动关机。此时,手机电池仍有1/10至1/2的剩余电量未得到有效利用。而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又时常遇到在需要打电话时,因为手机电池电压低于标称电压而自动关机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剩余电量,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电源电路,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电源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充电模块、电池接口、升压模块、以及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输入接口与充电模块相连接,充电模块连接锂离子电池,电池接口连接锂离子电池,同时,电池接口的正极与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池接口的负极与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与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当电池接口所连接的锂离子电池电压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升压模块停止输出。预先设置阈值为2.8V。
充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控制芯片U1;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并联后一端接输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输入电源负极,第一二极管D1阳极接控制芯片U1的指示灯引脚L1,第一二极管D1阴极接输入电源负极,第二二极管D2阳极接控制芯片U1的指示灯引脚L2,第二二极管D2阴极接输入电源负极,控制芯片U1的VDD引脚接输入电源正极,控制芯片U1的电池负极引脚BTN接锂离子电池负极,控制芯片U1电池正极引脚BTP接锂离子电池正极,控制芯片U1的地端引脚GND接输入电源负极,控制芯片U1的功能选择跳线引脚SEL接输入电源负极,第三电容器C3一端接锂离子电池正极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器C4一端接锂离子电池负极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控制芯片U1为CT3586b1。
升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2,电感器L1,第四二极管D4,第五电容器C5;电感器L1一端接锂离子电池正极,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2的外部电感器连接端,第四二极管D4阳极接控制芯片U2的外部电感器连接端,第四二极管D4阴极接控制芯片U2的输出电压端,控制芯片U2的输出电压端接输出接口正极,控制芯片U2的GND端接输出接口负极,第五电容器C5一端接输出接口正极,另一端接输出接口负极。
进一步地,控制芯片U2为CE8301超小型PFM DC/DC升压控制器。
进一步地,输入接口为通用Micro USB接口,输出接口为通用USB接口。
更进一步地,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单刀双向开关作为转换电路,电池接口的正极与单刀双向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单刀双向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单刀双向开关的公共端与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电路,可以充分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剩余电量。将由于电池电量不足而自动关机的手机的手机锂离子电池从手机中取出,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电源的电路连接,可以提升正常放电完毕的锂离子电池电压,利用电池余电继续工作,也可以为手机充电或其他标称电压较大的用电器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移动电源的电路。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另一种用于移动电源的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充电模块、电池接口、升压模块、转换电路、输出接口;输入接口与充电模块相连接,充电模块连接锂离子电池,电池接口连接锂离子电池,电池接口的正极与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转换电路为单刀双向开关,电池接口的正极与单刀双向开关的第一触点1连接,电池接口的负极与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单刀双向开关的第二触点2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与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单刀双向开关的公共端3与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当电池接口所连接的锂离子电池电压低于2.8V时,升压模块停止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师范学院,未经内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1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定型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限流节水的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