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桁架臂连接臂头以及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973.5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张丹;潘银光;孙兴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4 | 分类号: | B66C23/6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连接 以及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桁架臂连接臂头以及设置该桁架臂连接臂头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桁架臂连接臂头(或称:桁架臂连接臂头装置)是一种空间桁架式结构,其上设置有连接加长臂的铰接轴孔。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的桁架臂连接臂头装置上,臂端单滑轮与副臂均采用长轴连接固定。副臂又称固定副臂,其是通过前后拉索、撑杆与桁架臂头部铰接,且铰接角度固定的一种副臂。臂端单滑轮又称臂端滑轮或臂端单滑轮装置,其是与桁架臂头部固定连接且单倍率工作的一种装置。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的桁架臂连接臂头装置上,臂端滑轮与固定副臂均采用长轴连接固定,成本颇高;且臂端滑轮与固定臂头的连接采用全孔限位的方式,对孔的位置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单滑轮的上铰点、下铰点的拆装均需借助人力来实现,极为不便;
另外,现有技术中臂头设计使得产品之间固定副臂和臂端滑轮通用性不强,不利于自身和客户利益的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桁架臂连接臂头以及设置该桁架臂连接臂头的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臂连接臂头,包括桁架臂、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自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桁架臂的头部末端;
所述第一连接轴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方向相重合。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自的截面中垂直于所述桁架臂长度方向的截面的尺寸均朝背离所述桁架臂的方向逐渐缩小。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自均为三角形板件。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自均包括主体部以及加强部,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桁架臂的头部,所述加强部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主体部以及加强部,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主体部以及加强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周围的所述桁架臂的杆件与杆件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强度加强板。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桁架臂连接臂头还包括固定板,其中:
所述固定板上的最大平面的延展方向与所述桁架臂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桁架臂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沿所述桁架臂的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桁架臂,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桁架臂的一侧上接近所述桁架臂的主弦杆的部分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强度加强板或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减重通孔或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桁架臂连接臂头,其中:
所述起重机还包括固定副臂,所述固定副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销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销轴连接;或者,
所述起重机还包括臂端滑轮,所述臂端滑轮的滑轮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销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销轴连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桁架臂连接臂头还包括第一挂靠板以及第二挂靠板,其中:
所述第一挂靠板以及所述第二挂靠板各自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桁架臂的头部,且所述第一挂靠板以及所述第二挂靠板各自均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滑轮支架的尾部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销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销轴连接,所述滑轮支架的尾部的底端连接的限位轴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桁架臂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板以及第二拉板,其中:
所述起重机包括所述固定副臂,所述第一拉板以及所述第二拉板各自均设置有防后倾支撑孔,所述起重机还包括撑杆、第一销杆以及第二销杆,所述撑杆通过所述第一销杆与所述防后倾支撑孔相连接,所述撑杆通过所述第二销杆与所述固定副臂上的挂接通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绳预绕紧装置
- 下一篇:双绳型起吊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