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碗型塞片双重防脱落压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348.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辉;王文波;陈文定;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体 碗型塞片 双重 脱落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型塞片双重防脱落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缸体油道在加工外端需安装碗型塞片进行封堵。目前普遍使用的压装工装为涂胶后通过压力改变碗形塞片的外径进行封堵。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该类压装方式可能会因为碗形塞片个体外径、材料、硬度、抗拉强度的不同出现失效,同时涂胶的强度并不能满足油道的压力冲击,进而出现碗形塞片脱落的巨大风险。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220675U,公告日2012年5月16日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机体密封用碗型塞片,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碗型塞片的结构为开口型,在涂胶密封的过程中,胶水容易流出外面,造成密封性能不可靠的问题。该碗型塞片包括碗型本体,其碗型本体的碗口边缘具有向外翻出的环形翻边。该碗型塞片能够在现有的碗型塞片基础上做少许更改即可使其密封性能得到较好的提高。但是此技术方案的工装过程中依然存在因为碗形塞片个体外径、材料、硬度、抗拉强度的不同出现失效,同时涂胶的强度并不能满足油道的压力冲击,进而出现碗形塞片脱落的巨大风险。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发动机缸体碗型塞片双重防脱落压装的工装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因为碗形塞片个体外径、材料、硬度、抗拉强度的不同出现失效,同时涂胶的强度并不能满足油道的压力冲击,进而出现碗形塞片脱落的巨大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型塞片双重防脱落压装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型塞片双重防脱落压装工装,与汽车发动机缸的碗型塞片相配合,包括压杆、压头和磁铁块,所述的压杆包括底板和纵杆,所述压杆的纵截面呈T字形,所述纵杆的末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纵杆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的磁铁块填设在连接凹槽内,所述磁铁块的侧面焊接有若干个压头,所述若干个压头之间的夹角均相等,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工装夹具固定用的螺接孔,所述的磁铁块的朝向压杆的后端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槽底对应卡接凹槽位置设有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凹槽与卡接凸块相匹配,所述磁铁块的前端也设置凹槽,所述磁铁块的直径与所述碗型塞片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压头的外径与所述碗型塞片的外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这样设置,通过 M8*80螺栓在工装底部进行螺纹锁紧,工装固定时使用压杆底部的螺栓固定到工装底板上,可以在压装到位的同时,对压装面进行三点铆接达到双重防脱落的作用,磁铁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同时,磁铁块可以针对不同的碗型塞片能够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压头与碗型塞片相匹配的端面为平面或外缘凸起的弧形面。这样设置,压头的端面为外缘凸起的弧形面的话,可以起到辅助防止胶水外溢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块的侧壁与所述磁铁块的端面之间为圆角过渡。这样设置,磁铁块的结构强度足够。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凸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这样设置,矩形的卡接凸块卡接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块前端的端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磁铁块前端的端面与所述碗型塞片的端面相匹配。这样设置,磁铁块与所述碗型塞片相配合,匹配合理。
本实用新型显著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压装到位的同时,对压装面进行三点铆接达到双重防脱落的作用,磁铁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同时,磁铁块可以针对不同的碗型塞片能够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磁铁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杆,2、底板,3、磁铁块,4、压头,5、卡接凹槽,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