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螺旋流道的锅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934.3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里斯商克缇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螺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结构,尤指一种具有螺旋流道的锅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锅具使用上,主要将食物与水或油等液体加入锅具内一起加温烹煮,但为避免食物过度加热或受热不均,往往需要烹饪者利用汤匙或搅拌棒等伸入锅具内进行搅拌,以防止食物滞留在同一位置,并让食物跟随搅拌产生的涡流移动,以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
然而,以汤匙或搅拌棒等伸入锅具内进行搅拌的方法,具有以下缺点:其一、烹饪者需要施力搅拌,长时间下易造成烹饪者感到疲劳或无法离开锅具的困扰;其二、烹饪者进行搅拌时,因锅具的开口处会有高温蒸气向上蒸发,此高温蒸气可能导致烹饪者发生烫伤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螺旋流道的锅具结构,其利用内环壁具有螺旋流道,使食物与水或油等液体共同加入锅具内烹煮时,液体会沿着螺旋流道产生涡流,并带动食物跟随涡流旋转,以达到锅具结构具有自动搅拌食物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螺旋流道的锅具结构,包括:
一锅体,包含一底板及连接在该底板外周缘的一环板,该环板具有一内环壁,该内环壁具有沿着内圆周方向绕设的一螺旋流道,该螺旋流道环绕有至少一环圈。
进一步,该螺旋流道朝远离该底板方向逐渐缩小内周缘尺寸。
进一步,该环板由自该底板外周缘向上倾斜环绕的一螺旋状环板所构成。
进一步,该螺旋流道由该螺旋状环板朝远离该底板方向逐渐缩小内周缘尺寸所构成。
进一步,该螺旋流道由该内环壁沿着内圆周方向倾斜开设的一螺旋凹槽所构成。
进一步,该环板具有一外环壁,该内环壁于该螺旋凹槽内形成有一底壁,该外环壁与该底壁之间具有一间距,该间距朝远离该底板方向逐渐增加尺寸。
进一步,该内环壁具有沿着内圆周方向绕设的一螺旋凸肋,该螺旋流道形成在该螺旋凸肋及该内环壁之间。
进一步,该螺旋凸肋的顶部至该内环壁之间具有一高度,该高度朝远离该底板方向逐渐增加尺寸。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第一、锅体具有自动搅拌内部食物的优点,让食物均匀且快速加热,以达到提高锅具结构的烹煮效率并节约能源。
第二、锅体具有自动搅拌内部食物的特点,所以烹饪者不需要施力搅拌或长时间关注烹煮状况,进而提高锅具结构的使用便利性。
第三、螺旋流道朝远离底板方向逐渐缩小内周缘尺寸,使螺旋流道能够导引涡流由锅体底部至锅体开口处逐渐往锅体中心靠近,最后再由锅体中心回到锅体底部形成一循环回流,以让食物跟随涡流不停变换位置,进而达成受热均匀的效果,并能够防止液体在锅体开口处发生溢流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具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具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锅具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具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锅具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螺旋流道的锅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此具有锅具结构10主要包括一锅体1。
如图1至图2所示,锅体1包含一底板11及连接在底板11外周缘的一环板12,环板12具有一内环壁121,内环壁121具有沿着内圆周方向绕设的一螺旋流道122,螺旋流道122具有沿着内圆周方向倾斜环绕360°的一或复数环圈123。
进一步说明如下,环板12由自底板11外周缘向上倾斜环绕的一螺旋状环板12a所构成,并螺旋流道122由螺旋状环板12a朝远离底板11方向逐渐缩小内周缘尺寸所构成。
其中,螺旋状环板12a与底板11可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或者螺旋状环板12a可沿着底板11外周缘向上环绕焊接制成。
另外,本实施例的环圈123的数量为复数,但不以此为限制;如图1所示,环圈123包含沿着内圆周方向倾斜环绕360°的一第一环圈1231及一第二环圈1232,第一环圈1231及第二环圈1232彼此连续并螺旋状平行并列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里斯商克缇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里斯商克缇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栗翻炒锅
- 下一篇:一种介电弹性体堆叠驱动器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