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增压器的空气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9951.5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焱;王澄宇;胡德彪;张洪义;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1D25/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梁科颖;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增压 空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船用或机车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器空气进气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空气从压气机流道流经叶轮罩,由于叶轮罩上只有一个通道,空气经过该通道流入导风轮。图1和图2表示现有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这种通道的叶轮罩无法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增压器易发生喘振,当发动机频繁变工况运行时无法完全保证增压器平稳可靠地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增压器的空气进气装置,包括叶轮罩和压气机壳,它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的叶轮罩上开有内进气口和外进气口。叶轮罩的大端通过螺钉与压气机壳的大端紧固,而叶轮罩的小端形成截面为U形的大分叉和小分叉,大分叉的末端与压气机壳的小端密封连接而小分叉上设有纵向环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叶轮罩上增加了外进气口并通过环槽将内外进气口联通,故发动机变工况运行时,可自动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气速度,显著加大了增压器的喘振裕度,有效解决了喘振裕问题提升了可靠性,保障了船舶或机车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4张,其中:
图1是现有空气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叶轮罩,2、压气机壳,3、螺钉,4、环槽、5、筋,6、内进气口,7、外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与图4所显示的这种适用于增压器的空气进气装置,包括叶轮罩1和压气机壳2。它的特征在于:叶轮罩1上开有内进气口6和外进气口7。叶轮罩1的大端1-1通过螺钉3与压气机壳2的大端2-1紧固,而叶轮罩1的小端1-1形成截面为U形的大分叉1-2和小分叉1-3,大分叉1-2的末端与压气机壳2的小端2-2密封连接,小分叉1-3上设有纵向环槽4。图中的序号5是筋,它与小分叉1-3的末端连接,起支撑作用。而序号6与7分别表示内、外进气口。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本叶轮罩端面上设计成内外进气口6与7,并通过环槽4连通内外进气口6与7,空气可通过环槽4流动,即形成环流,从而可调节空气的进气速度。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结构存在的发动机变工况运行时增压器易喘振问题,通过环槽将内外进气口连通,发动机变工况运行时,可自动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气速度,显著加大了增压器的喘振裕度,有效解决了喘振裕问题提升了可靠性,保障了船舶的安全运行。
设计了一种当发动机频繁变工况运行时,可完全保证增压器平稳可靠运行的适用于船用增压器的空气进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9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丙烯酸酯同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