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增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792.2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D·R·奥文加;P·J·麦克威廉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4 | 分类号: | F02B37/04;F04C18/16;F04C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增压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3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776,56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增压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较高压场合的增压器结构。
背景技术
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用于增加供给到内燃机中的空气量。这两种系统增加了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压力,从而增加了发动机进气的密度。涡轮增压器由发动机排气驱动,而增压器由发动机自身机械驱动。这两种类型的系统均存在相关的优点和缺点。例如,虽然涡轮增压器被承认比增压器具有相对高的燃料效率,但涡轮增压器一般具有通常称为滞后的部分延迟响应。对改进的增压系统存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系统,包括改进其效率的特征的增压器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器系统包括一种将转子腔与驱动组件腔更有效地密封的结构,这使得其能有效地处理更高的增压压力。这种改进的增压器系统的特征产生这样一种增压器系统,其尤其适合用于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设置在涡轮增压器下游的增压器,这种增压系统有时候被称为涡轮-增压系统。组合的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增压系统将增压器系统的优 点与涡轮增压器的优点相结合,来满足燃料效率目标,同时与仅采用增压器或者仅采用涡轮增压器的系统相比,维持或者改善了的车辆性能。本实用新型还能够用于仅包括增压器的系统或者包括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两者的系统,在包括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两者的系统中增压器位于涡轮增压器上游,这种系统有时候被称为增压器-涡轮增压器(super-turbo)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系统的等距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增压器系统的等距仰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增压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增压器的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线5-5的增压器的截面图;
图6是图5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的增压器的一个部件的后等距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结构的后正视图;
图10是沿图8中线10-10的截面图;
图11是沿图8中线11-11的截面图;
图12是沿图8中线12-12的截面图;
图13是沿图9中线13-13的截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增压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涡轮增压器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的增压系统。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增压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和增压器两者。涡轮增压器10由来自发动机8的排气提供动力,接收环境入口空气,并且压缩该空气。来自涡轮增压器10的压缩空气被引导至增压器12的入口,这导致在该空 气输给发动机用于燃烧之前该空气被进一步压缩。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增压器12包括增压器壳体14,所述增压器壳体包括限定出转子腔的转子腔部分16和限定出齿轮箱腔的紧邻的齿轮箱腔部分18。增压器12的传动输入轴20延伸到增压器壳体14的齿轮箱18之外并且通过发动机8的输出轴经由传动带组件驱动。在转子腔内的是第一转子22和第二转子24,当它们被驱动啮合时使在壳体14的转子腔部分16内的空气从入口向出口移动。例如,转子22、24能够包括彼此相互结合的凸角。所述凸角可限定出凹部,所述凹部接收来自入口的空气并且使空气移动通过转子腔到达出口。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子传动轴26延伸穿过第一转子22,而通常与第一转子传动轴26平行的第二转子传动轴28延伸穿过第二转子24。位于增压器的齿轮箱部分18内(也被称为变速箱)的齿轮组件30构造成在输入传动轴20与第一和第二转子传动轴26、28之间传递转矩。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转子传动轴的从动端延伸穿过固定支承板3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板32将壳体14的转子腔16与齿轮箱部分18分开。所示的实施例包括设置在齿轮箱中的正时齿轮,确保所述转子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并且彼此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的转向泵传动系统
- 下一篇:机动车辆离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