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可移动课桌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3743.6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冉;张华;宋世鲜;李红伟;曹俊;薛坤;阮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9/00 | 分类号: | A47B39/00;A47B39/12;A47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移动 课桌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室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可移动课桌椅。
背景技术
教室是学生学习与老师交流的场所,但当今中国无论是哪里的学校,无论是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多媒体教室还是一个普通的教室,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室中的课桌椅均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不仅在清洁教室时,拖动不便,而且不利于活跃上课气氛,难以形成一种老师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学习状态。如果利用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移动式桌椅,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分开移动课桌和课椅,而且结构较为庞大,难以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控制的一体式可移动课桌椅。
一体式可移动课桌椅,包括椅身,椅身下端两侧对应设有车轮,椅身上端的开口处水平设有桌面;所述桌面包括沿宽度方向相铰接的分桌面Ⅰ及分桌面Ⅱ,分桌面Ⅰ与分桌面Ⅱ的另一侧均设有四连杆支撑机构,所述四连杆支撑机构包括设于椅身侧面后端的旋转支撑点Ⅰ,以及设于椅身侧面前端的旋转支撑点Ⅱ,旋转支撑点Ⅰ处铰接有连杆Ⅰ及连杆Ⅱ,连杆Ⅰ的另一端与液压杆的输出端相铰接,连杆Ⅱ的另一端铰接在“厂”字型桌面支架下方的连接臂上,连接臂中部铰接有连杆Ⅲ,连杆Ⅲ的另一端铰接在旋转支撑点Ⅱ处,“厂”字型桌面支架上方的支架固定支撑在分桌面Ⅰ或分桌面Ⅱ的底部。
所述分桌面Ⅰ及分桌面Ⅱ的铰接处设置可带动其相对旋转的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支撑桌面的四连杆支撑机构,可自动实现桌面支架的打开及合拢,另外通过车轮、分桌面以及与其动力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高、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可移动课桌椅,包括椅身1,椅身1下端两侧对应设有车轮2,椅身1上端的开口处水平设有桌面3,桌面3包括沿宽度方向相铰接的分桌面Ⅰ31及分桌面Ⅱ32,分桌面Ⅰ31与分桌面Ⅱ32的另一侧均设有四连杆支撑机构4,四连杆支撑机构4包括设于椅身侧面后端的旋转支撑点Ⅰ41,以及设于椅身侧面前端的旋转支撑点Ⅱ42,旋转支撑点Ⅰ41处铰接有连杆Ⅰ43及连杆Ⅱ44,连杆Ⅰ43的另一端与液压杆45的输出端相铰接,连杆Ⅱ44的另一端铰接在“厂”字型桌面支架46下方的连接臂47上,连接臂47中部铰接有连杆Ⅲ48,连杆Ⅲ48的另一端铰接在旋转支撑点Ⅱ42处,“厂”字型桌面支架46上方的支架49固定支撑在分桌面Ⅰ31或分桌面Ⅱ32的底部。
使用时,通过液压缸提供动力,液压杆45伸出,带动连杆Ⅱ44向外旋转伸出,使“厂”字型的桌面支架46以及其上固定的分桌面Ⅰ31或分桌面Ⅱ32伸出,同时由于连杆Ⅲ48是铰接在“厂”字型桌面支架46下方的连接臂47上,所以连杆Ⅲ48会以旋转支撑点Ⅱ42为圆心,向与连杆Ⅲ46同样的旋转方向伸出,并为“厂”字型桌面支架46提供支撑力,当“厂”字型桌面支架46完全伸出时,再将另一个未与支架49固定的分桌面Ⅰ31或分桌面Ⅱ32架设到支架49上,便可进行使用。
当然,也可在车轮2处加设动力系统,完成椅身1的自由移动,并且也可在分桌面Ⅰ31及分桌面Ⅱ32的铰接处设置可带动其相对旋转的电机等动力机构5,实现整体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3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