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废水络合物快速破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4510.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管超;彭春生;王旺;刘桐妍;林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中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废水 络合物 快速 破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络合物快速破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 “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
络合物即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也叫错合物、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
目前,我国对于电镀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电镀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有机添加剂,其与金属离子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络合物中的金属无法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使金属离子残留在废水中,由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存在,经过普通物理化学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其含有的金属离子难以达标排放,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破除络合物处理,简称破络处理。
目前采用硫酸亚铁破络处理方法时,需要在同一破络槽中先加酸,调整pH值至2-3,快速搅拌1分钟后,再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快速搅拌10分钟后,再加入碱,调整pH值至8.5-9.5,快速搅拌1分钟,再加入PAM慢速搅拌2分钟,搅拌完毕后静置10分钟,取其上清液,完成破络处理。由于上述操作都是在同一破络槽中进行的,破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硫酸亚铁破络处理方法采用同一破络槽存在的破络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络合物破络效率的快速破除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电镀废水络合物快速破除装置,包括有破络槽Ⅰ和破络槽Ⅱ,破络槽Ⅰ和破络槽Ⅱ之间通过加液管Ⅲ连接,在加液管Ⅲ上设有阀门Ⅰ,破络槽Ⅰ的槽底高于破络槽Ⅱ的槽顶,在破络槽Ⅰ和破络槽Ⅱ上分别设有搅拌系统Ⅰ和搅拌系统Ⅱ,在破络槽Ⅰ上设有加液管Ⅰ、加酸管和加液管Ⅱ,在破络槽Ⅱ设有加碱管、加液管Ⅳ、出液管和排液管,在出液管上设有阀门Ⅱ,在排液管上设有阀门Ⅲ。
搅拌系统Ⅰ和搅拌系统Ⅱ都包括有减速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
工作原理:破络槽Ⅰ主要用于先加酸和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处理程序,工作时,先通过加液管Ⅰ在破络槽Ⅰ内加入要进行破络处理的电镀废水,然后通过加酸管加酸,调整pH值至2-3,通过搅拌系统Ⅰ快速搅拌1分钟后,再通过加液管Ⅱ加入硫酸亚铁溶液,通过搅拌系统Ⅰ快速搅拌10分钟后,打开阀门Ⅰ,通过加液管Ⅲ把破络槽Ⅰ中的溶液全部加入到破络槽Ⅱ内,加液完成后,关闭阀门Ⅰ,然后在破络槽Ⅰ内继续加入电镀废水,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破络处理。
破络槽Ⅱ主要用于加入碱和PAM溶液,对从破络槽Ⅰ中加入的溶液,再通过加碱管加碱,调整pH值至8.5-9.5,通过搅拌系统Ⅱ快速搅拌1分钟,然后再通过加液管Ⅳ加入PAM溶液,通过搅拌系统Ⅱ慢速搅拌2分钟,搅拌完毕后静置10分钟,再打开阀门Ⅱ,通过出液管取其上清液,完成破络处理,剩余的液体,打开阀门Ⅲ通过排液管排出,排完后,关闭阀门Ⅱ和阀门Ⅲ,然后再加入破络槽Ⅰ内处理好的溶液,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破络处理,以实现半连续的电镀废水处理。
(3)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两个破络槽,能够实现破络的连续处理,避免了采用一个破络槽效率低的缺点,实现了电镀废水络合物的高效破络处理。还由于破络槽Ⅰ的槽底高于破络槽Ⅱ的槽顶,节省了破络槽Ⅰ溶液加入破络槽Ⅱ时的能耗,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破络槽Ⅰ,2-加液管Ⅰ,3-搅拌系统Ⅰ,4-加酸管,5-加液管Ⅱ,6-槽底,7-加液管Ⅲ,8-阀门Ⅰ,9-破络槽Ⅱ,10-搅拌系统Ⅱ,11-加碱管,12-加液管Ⅳ,13-槽顶,14-出液管,15-阀门Ⅱ,16-排液管,17-阀门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中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赣州中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4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滗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