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8637.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强晓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晓银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配件,特别是一种电动车用前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动车前减震器,其主要包括滑动杆、铝筒和弹簧、液压系、密封圈等组成,有部分减震器以气压系取代液压系等。目前通常使用的前减震器如图1所示的,由10滑动杆和20铝筒组成,弹簧、液压系、密封圈等安装在铝筒内,铝筒底部有凸台21,凸台21上开有直径为ΦD的通孔用于穿过电动车前轴。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有的前减震器上还有耳片22、凸台23和凸台24,其上分别开有MA、MB的螺纹孔,用于前轮泥板等零件的固定;有部分前减震器上还具有凸台25、凸台26,其上分别开有直径为ΦC的通孔,用于前蝶刹器的固定。此种前减震器用于电动车上时,其前轴只能是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的方式进行,不能采用从下向上的方式进行,对于前轴和前轮一体结构的前轮系,无法安装在有此种前减震器组成的系统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前减震器,从而满足前轴和前轮一体结构的前轮系在电动车上安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具体问题,采用如下的解决方案:
一种电动车用前减震器,由滑动杆、铝筒和弹簧、液压系(或者气压系)、密封圈等组成,弹簧、液压系、密封圈等置于铝筒内,铝筒的底部开有腰形槽和通孔,便于前轴和前轮一体结构的前轮系从下至上的进行安装,从而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前减震其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的一种电动车前减震器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附图并未刻意的按比例绘制,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用前减震器的外部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用前减震器,包括滑动杆10、铝筒20和弹簧、液压系、密封圈等,弹簧、液压系、密封圈等置于铝筒20内。铝筒20上部和铝筒一体铸造的还有耳片22、凸台23和凸台24,其上分别开有MA和MB的螺纹孔,用于固定电动车前轮泥板和其它零部件,在铝筒20中下部还有和铝筒一体铸造的凸台25和凸台26,其上分别开有直径为ΦC的通孔,用于固定前碟刹器。凸台21位于铝筒20下部,自凸台21至铝筒20下缘开有腰形槽27,腰形槽顶部为直径ΦD的半孔,底部贯穿铝筒下缘,在半孔下部距离半孔中心线距离E处和腰形槽垂直方向开有通孔28,通孔28的直径为ΦF,用来安装套筒、螺栓、螺母等零部件,从而防止前轴及前轮从前减震器上脱落。
在上述具体实施实例中,优选地,所述腰形槽宽度D和所述直径ΦD的取值范围为6~20mm。
优选地,所述E的取值范围为6~80mm,通孔直径ΦF的取值范围为3~40mm。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的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很多类型的车用减震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晓银,未经强晓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8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盘清洗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整贴合摩擦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