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大流量自复位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501.4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贺玉海;杨建国;余永华;李孟;刘彩亚;范玉;高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F16K31/06;F16K31/12;F16K31/7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流量 复位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大流量电磁阀,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大流量自复位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船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对高速大流量电磁阀有非常高的要求:必须同时满足大流量、高速响应、控制精度高和一致性好等要求;同时,还要能在高压、高温、高湿和振动等恶劣条件下,按系统的控制要求以很高的频率稳定可靠地工作。然而,高速大流量电磁阀的高压大流量和快速响应往往是一对矛盾,大流量的要求需要通过提高电磁阀的阀口流通面积来实现,这就增大了电磁阀的阀芯质量,从而增大了阀芯的运动惯性,降低了电磁阀快速响应的特性;而且,电磁阀的阀腔内的高压油液也会增加阀芯开启或关闭的阻力,延长了电磁阀的响应时间。因此,开发高速大流量电磁阀,使其响应速度和流通能力都能满足电控喷油器燃油喷射控制要求,是船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实用化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
中国专利00115916.X公开了双自由内锥阀芯二位三通式电磁阀,该电磁阀虽然具有高速动态响应性能和大流量特性,但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该电磁阀的外阀芯依靠复位弹簧的弹力复位,而同型号的弹簧很难保证同一精准的弹力,所以这种电磁阀在生产时,很难保证同型号的电磁阀具备相同的响应速度,从而导致该电磁阀的控制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控制精度高的高速大流量自复位电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大流量自复位电磁阀,包括阀盖、阀体、外阀芯、左内阀芯、右内阀芯、电磁铁和衔铁,所述衔铁套装在所述外阀芯上,所述外阀芯和衔铁分别轴向安装在所述阀盖和阀体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外阀芯内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左内阀芯和右内阀芯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所述外阀芯上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左内阀芯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端头处分别对应设有相互配合的左密封锥面和左配合密封锥面,所述左配合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左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所述右内阀芯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端头处分别对应设有相互配合的右密封锥面和右配合密封锥面。通过采用将左配合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设计成小于左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的技术方案,使得左密封锥面与左配合密封锥面贴合密封时,进油孔的朝向第二通孔一侧的面积大于进油孔的背向第二通孔一侧的面积,进而使得进油孔内的高压油对外阀芯产生(图2中向右的)推力即复位力,这样,当电磁铁失电时,便可通过该复位力实现外阀芯的自动复位;由于所述进油孔内的高压油的压力一定,所以所述复位力为定值,从而提高了本电磁阀的控制精度;同时,由于进油孔内的高压油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进油孔内的高压油会对外阀芯产生很大的复位力,这样,当电磁铁失电时,所述复位力能快速驱动外阀芯复位,提高了本电磁阀的响应速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所述右内阀芯的一端内壁上沿轴向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通过在第二通孔内加设第四通孔,使得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的结合处形成台阶面,这样,外阀芯内的高压油便会对所述台阶面即外阀芯产生(图1中向左的)推力,该推力便会抵消一部分高压油对外阀芯的复位力,从而减小了所述右配合密封锥面与右密封锥面之间的贴合力,提高了外阀芯和右内阀芯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本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右配合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右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通过采用将右配合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设计成小于所述右密封锥面的大头端的直径的技术方案,使得右配合密封锥面与右密封锥面贴合密封时,回油孔的朝向第二通孔一侧的面积大于回油孔的背向第二通孔一侧的面积,进而使得回油孔内的高压油对外阀芯产生(图2中向左的)推力,该推力能进一步地抵消一部分高压油对外阀芯的复位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本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体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进油孔和回油孔连通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通过所述进油孔和回油孔对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右内阀芯内沿轴向设有控制泄油通道,所述阀体上对应所述控制泄油通道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控制泄油通道连通的控制泄油口。通过在右内阀芯内开设控制泄油通道,并在阀体上开设与所述控制泄油通道连通的控制泄油口,这样便将电磁阀的控制口与泄油口集成在了一起,从而简化了本电磁阀的结构,也简化了本电磁阀在使用时的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