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导电线膜电容屏的多点触控ATM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737.6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卢璋;余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浦登(福建)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6F3/0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导电 电容 多点 atm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导电线膜电容屏的多点触控ATM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ATM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采用单点触控的触摸屏,只能识别和支持每次一个手指的触控、点击,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就不能做出正确反应,例如不能实现多点触摸截屏技术,存在反应不灵敏、定位精度低、需要经常校准、使用寿命短、人机互动性差等缺点;(2)采用凭条打印机来打印用户交易信息,浪费纸张,不绿色环保;(3)采用键盘按键输入密码,需要用力按压,且由于挡板的存在,用户按压时也容易按错密码,又存在容易被偷窥、被盗窃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反应灵敏度高、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人机互动性好的基于导电线膜电容屏的多点触控ATM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导电线膜电容屏的多点触控ATM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工控机和出钞机芯,所述机体上安装有屏幕、读卡器和密码输入器,所述屏幕是由显示屏和位于显示屏前端的透明基板组成的导电线膜电容式触摸屏,所述透明基板内侧贴附有透明导电线电极膜,所述透明导电线电极膜由透明基材、设于透明基材顶面的横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和设于透明基材底面的纵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组成,所述横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横向电极单元组成,所述横向电极单元由两条以上并联且平行排列的横向导电线组成,所述纵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纵向电极单元组成,所述纵向电极单元由两条以上并联且平行排列的纵向导电线组成,所述横向电极单元的引线端和纵向电极单元的引线端均电性连接到工控机的CPU。
进一步的,所述密码输入器是采用上述导电线膜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摸屏密码输入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向手机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机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扫描识别银行卡账号的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存款机芯。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中相邻两个横向电极单元的间距为0.1-8mm,所述纵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中相邻两个纵向电极单元的间距为0.1-8mm,所述横向电极单元中相邻两条横向导电线的间距为0.1-8mm,所述纵向电极单元中相邻两条纵向导电线的间距为0.1-8mm。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均通过导电材料蚀刻成型或印刷成型,所述导电材料为铜、铝、金、银或导电碳浆,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的表面均经过黑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的线宽均为3-100μm,厚度均为2-10μm;所述横向导电线的形状和纵向导电线的形状均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材为单片或由上下两片相互贴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材由PET 或TAC 材料成型,所述透明基材的厚度为20-200μm。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板为玻璃或透明有机玻璃,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导电线膜电容屏的多点触控ATM机通过特殊结构的透明导电线电极模实现了屏幕反应灵敏度高、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人机互动性好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3为采用单片透明基材结构的导电线膜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爆照图。
图4为采用双片透明基材结构的导电线膜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爆照图。
图5为透明导电线电极膜上横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透明导电线电极膜上纵向导电线电极单元阵列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屏幕,21-透明基板,22-显示屏,23-透明导电线电极膜,231-透明基材,232-横向电极单元,233-横向导电线,234-横向电极单元的引线端,235-纵向电极单元,236-纵向导电线,237-纵向电极单元的引线端,3-读卡器,4-密码输入器,5-摄像头,6-扬声器,7-打印机,8-出钞口,9-存钞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浦登(福建)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欧浦登(福建)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器上集流体与上盖焊接用定位夹具
- 下一篇:可调式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