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627.2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虎;许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轩瑞结构减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3 | 分类号: | F16F9/43;F15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液压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阻尼器的充液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液压阻尼器是核电站,大型桥梁,高耸建筑防地震,抗风振,抵御突发荷载冲击的防护设施。大型液压阻尼器的主体结构是大口径液压缸,空腔内充满粘温系数小的液压油。在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振动荷载时要呈现高的刚性和具有高的刚度,因而液压油中要严格控制空气的含量。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阻尼器的液压油内含有空气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液压阻尼器中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油并使液压油中气体含量尽量低,确保了液压阻尼器在抗击冲击和抗击振动时刚度和小偏移量的要求。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包括液压阻尼器、三位四通阀、贮液箱、过滤器、单向定量液压泵和真空抽气装置,所述的单向定量液压泵的进油口与贮液箱相连,该单向定量液压泵的出油口经过滤器与三位四通阀的进油口P相连;所述的过滤器与三位四通阀之间并联有确保单向定量液压泵运行安全的溢流阀;所述的三位四通阀的第一输出口A与液压阻尼器的第一充液接口相连,该第一充液接口与液压阻尼器中液压缸的活塞前腔相通;所述的液压阻尼器的第二充液接口与三位四通阀的第二输出口B相连,该第二充液接口与液压阻尼器中液压缸的活塞后腔相通;所述的三位四通阀的出油口T与贮液箱相连;所述的真空抽气装置并联在连接第二充液接口与第二输出口B的排油管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路、观察瓶、真空泵和二位二通阀,所述的二位二通阀的出油口并联在连接第二充液接口与第二输出口B的排油管路上;所述的二位二通阀的进油口与抽气管路的一端相连,该抽气管路的另一端伸入到观察瓶的液面下;所述的观察瓶的顶部与真空泵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气管路上并联有缓冲缸。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泵的抽气口处设有真空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贮液箱内设有液位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缸和观察瓶内的贮液底面均应高于液压阻尼器内的最高液位。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三位四通阀的第一输出口A与液压阻尼器的第一充液接口相连,其液压阻尼器的第二充液接口与三位四通阀的第二输出口B,通过切换三位四通阀中滑阀的位置使得液压阻尼器中液压缸的活塞前腔、活塞后腔先后为进油腔,借助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液压缸内活塞移动,进而将液压缸内的残余气体挤压出来并在液压缸中充满液压油;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真空抽气装置并联在连接第二充液接口与第二输出口B的排油管路上,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路、观察瓶、真空泵和二位二通阀,可以将液压油内残余气体抽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真空抽气装置包括观察瓶,可直观地根据观察瓶内气泡的逸出量判断液压油中气体的残留量;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抽气管路上并联有缓冲缸,可保证必要的液压油补充量;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真空泵的抽气口处设有真空计,用于监视真空度;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缓冲缸和观察瓶内的贮液底面均应高于液压阻尼器内的最高液位,防止液压油被真空泵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的液压系统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液压阻尼器;2、第一充液接口;3、第二充液接口;4、三位四通阀;5、贮液箱;6、溢流阀;7、过滤器;8、单向定量液压泵;9、液位计;10、缓冲缸;11、观察瓶;12、真空泵;13、真空计;14、二位二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轩瑞结构减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轩瑞结构减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平台桩腿焊接翻转装置
- 下一篇:蓄电池极群焊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