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0567.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凤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凤萍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挤压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螺旋挤压式榨油机总体结构原理都离不开榨膛,榨螺和动力三大系统组成。其榨膛结构相对复杂,出油段使用10-30条由法兰固定的直排榨条组成,挤压段使用7-15个圆排组合。再整体用笼式外壳锁定。这种结构榨膛的优点是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方便。但缺点也极其明显:1、拆卸清理极不方便,零部件达20-30个。2、圆排安装顺序要与螺杆的螺距相匹配,否则无法达到设计压力,影响出油率。3、在挤压段,圆排接合处油渣同出,增加过滤设备的负载。这三大缺点使现有榨油机无法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简易化。难以普及到商用、家庭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包括榨膛本体,所述榨膛本体为空心柱形结构,所述榨膛本体包括送料段、出油段以及挤压段,所述出油段位于送料段和挤压段之间;所述榨膛本体内部套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从送料段一端伸出所述榨膛本体;所述送料段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送料段互相垂直且互相导通,所述出油段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沿轴向延伸的出油槽,所述螺杆上位于挤压段一端固接有碎料刀。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段与出油段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出油段与挤压段通过法兰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油槽为V型。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段外部套装有发热圈外套。
进一步的,所述碎料刀外部套装有碎料刀外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大大降低了榨油机榨膛的生产成本,简化了机加工工序,更重要的是使榨油机装卸维修变得极其简单,无需经过机修专业培训的普通人都可以轻松操作,解决了中小型榨油机普及推广过程中的操作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
1、榨膛本体;11、送料段;111、进料口;12、出油段;121、出油槽;13、挤压段;2、螺杆;3、碎料刀;4、碎料刀外套;5、法兰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包括榨膛本体1,所述榨膛本体1为空心柱形结构,所述榨膛本体1包括送料段11、出油段12以及挤压段13,所述出油段12位于送料段11和挤压段13之间;所述榨膛本体1内部套装有螺杆2,所述螺杆2从送料段11一端伸出所述榨膛本体1;所述送料段11上设有进料口111,所述进料口111与送料段11互相垂直且互相导通,所述出油段12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沿轴向延伸的出油槽121,所述螺杆2上位于挤压段13一端固接有碎料刀3。
所述送料段11与出油段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出油段12与挤压段13通过法兰箍5固定连接。
所述出油槽121为V型。所述挤压段13外部套装有发热圈外套,所述碎料刀3外部套装有碎料刀外套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挤压榨油机榨膛利用现代化精密铸造工艺直接把榨膛的送料段11、出油段12一体式铸造成型,把几十个零件简化。其特点是:1、在出油段12铸造或机加工出8-12条V型出油槽121代替以前榨油机的直排。2、挤压段13整体成型代替以前榨油机的圆排。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凤萍,未经苏凤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