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5590.2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吉发;吕坤;吉营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G03B17/5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影像 装置 转动 驱动 组件 | ||
技术领域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自动完成90°的旋转动作。
背景技术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发明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应用经历了固定到转动,手动到电动的发展过程,目前应用到医用直线加速器上面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均为电动装置,由于医用加速器的运动比较多,例如机架旋转,治疗床升降等,因此在医用加速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将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收回到初始状态,防止发生碰撞,但在需要对患者成像时,必须将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运动到一定的位置。目前国外医用加速器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均由机械臂控制,到位精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摆动固定在左轴承座与右轴承座之间,左轴承座上转动设有驱动齿轮,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左侧固定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摆动齿轮,驱动齿轮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齿轮与摆动齿轮啮合实现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结构简单,替代了原有的机械手臂,成本低,维护方便。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蜗杆减速箱,电机输出轴与蜗轮蜗杆减速箱输入端连接,驱动齿轮固定在蜗轮蜗杆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蜗轮蜗杆减速箱输出转矩大,传动平稳,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平稳转动,工作安全可靠。
所述摆动齿轮为扇形的外齿圈结构,径向内侧固定在一个扇形的固定板上,固定板尾部同轴固定有一个轴突,固定板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固定连接,轴突转动固定在左轴承座上。加工、安装方便。
所述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右侧通过转轴摆动固定在右轴承座上,转轴与右轴承座之间设有摆动限位机构。摆动限位机构防止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旋转超程,使用安全。
所述摆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转盘和第一限位开关,限位转盘同轴固定在转轴端部,第一限位开关固定在右轴承座上,限位转盘上固定有第一原点挡块和限位挡块,第一原点挡块与限位挡块固定在同一圆周上且夹角为90°,第一原点挡块与限位挡块随限位转盘转动与第一限位开关接触。
所述右轴承座在第一限位开关一侧还设有一个第二限位开关,限位转盘上对应固定有一个第二原点挡块。第一限位开关失效时,第二限位开关还可以对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所述左轴承座与右轴承座为倒置的L形,上端水平部与机架固定连接,竖直部下端开设有轴承孔,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摆动固定在轴承孔处。一体结构是L形左轴承座与右轴承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支撑强度大,使用安全,工作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齿轮与摆动齿轮啮合实现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替代了原有的机械手臂,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降低成本;利用蜗轮蜗杆减速箱驱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转动稳定,工作可靠;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限位机构防止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转动超程,避免发生碰撞,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摆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4为左轴承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即摆动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1、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2、驱动齿轮 3、蜗轮蜗杆减速箱 4、摆动齿轮 5、电机 6、左轴承座 7、轴突 8、固定板 9、右轴承座 10、第一限位开关 11、第一原点挡块 12、限位转盘 13、转轴 14、第二限位开关 15、机架 16、限位挡块 17、第二原点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转动驱动组件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5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碰撞自动灭火装置
- 下一篇:双向放电心脏除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