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3383.0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3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戴材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2 | 分类号: | E05C17/0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刘世勇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限位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的作用是限制车门打开的程度。一方面它可以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度,防止车门开得过大,另一方面,它可在需要时使车门保持开启,如汽车停在坡道上或刮一般的风时,车门也不会自动关上。常见的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包括限位壁和限位壁壳体,限位臂壳体主要用于安装限位壁,现有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上由于不具备防撞功能,导致车门经常受损。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限位臂壳体的结构作出进一步的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该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具有防撞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护汽车车门。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所述限位臂壳体包括本体以及横向贯穿所述本体的轴孔,所述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缓冲条,所述缓冲条包括缓冲部和从所述缓冲部的两端向下延伸的卡合部,所述缓冲部高于所述本体,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本体对应的扣槽内,两个所述卡合部之间形成拱形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向下延伸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嵌入所述本体内。
在上述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中,所述缓冲部包括相平齐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之间形成有弧形凹槽。
在上述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中,所述缓冲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定位部形成一体式结构的缓冲条。
在上述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中,所述缓冲条为橡胶条。
在上述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中,所述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槽。
在上述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中,所述本体的底部内嵌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周围开有减重孔。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缓冲条,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力,进而防护汽车车门;另外,该缓冲条包括缓冲部、两个卡合部以及卡合部形成的定位部,且定位部上设置有嵌入壳体内的定位件,使得缓冲条和壳体之间的安装十分牢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具有防撞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护汽车车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其中:
1为本体,11为扣槽;2为轴孔;3为缓冲条,31为缓冲部,311为第一缓冲部,312为第二缓冲部,313为弧形凹槽,32为卡合部,33为定位部,331为定位件;4为加强槽;5为安装座;6为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汽车上的限位臂壳体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本体1以及横向贯穿本体1的轴孔2,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缓冲条3,缓冲条3可有效吸收冲击力,进而防护汽车车门。
具体而言,缓冲条3包括缓冲部31和从缓冲部31的两端向下延伸的卡合部32。缓冲部31高于本体1,缓冲部31最先与汽车车门接触,缓冲部31包括相平齐的第一缓冲部311和第二缓冲部312,第一缓冲部311和第二缓冲部312之间形成有弧形凹槽313,使得第一缓冲部311和第二缓冲部312最先接触到汽车车门。卡合部32位于本体1对应的扣槽11内,卡合部32和扣槽11卡接,以将缓冲条3固定到本体1上。进一步地,两个卡合部32之间形成拱形的定位部33,定位部33向下延伸有定位件331,定位件331嵌入本体1内,使得缓冲条3和本体1之间的安装十分牢固。本实施例中,缓冲部31、卡合部32和定位部33形成一体式结构的缓冲条3,缓冲条3为橡胶条。
如图1和图4所示,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槽4,以提高整个限位臂壳体的强度。本体1的底部内嵌有安装座5,通过安装座5将本体1安装到汽车上,该安装座5可以但不局限于螺母。可选地,在安装座5周围开有减重孔6,以减轻整个限位臂壳体的重量,并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