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甘蔗糖醇联产的低碳、环保制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1971.0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十中;李纪红;仉磊;闫智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08 | 分类号: | C12P7/08;C13B10/02;C13B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甘蔗 联产 环保 制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生物质能源与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甘蔗制糖和固体发酵制备乙醇的低碳、环保制备高品质蔗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蔗糖生产过程中需对甘蔗进行6次压榨,初榨汁中的蔗糖浓度为20%左右,为回收蔗渣中残存的蔗糖还要再加20%左右的水连续洗涤、压榨5次,最终溶液中的糖浓度在15%左右,再蒸发浓缩至65%浓度后结晶。所以,糖业是高能耗产业,即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吨蔗糖生产耗电量、耗标煤量也分别为70-80Kwh和35-40公斤。1吨甘蔗含糖一般约为140公斤,按现行工艺可得到120.8公斤糖,结晶母液(糖蜜)中含有12.9公斤糖(一般出售给味精厂或酱油厂,或生产乙醇6公斤,但污水处理问题严重,每吨乙醇产生10吨COD高达80000ppm废水);蔗渣中残留6.3公斤糖,按现行工艺没有利用而是和蔗渣一起燃烧发电了。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减少制糖过程的能耗、解决结晶母液(糖蜜)利用过程中的污水问题、提高蔗渣中残糖的利用价值。
传统的榨汁法生产甘蔗乙醇是先将甘蔗榨汁,再进行液态发酵生产乙醇。该工艺不仅成本高、能耗高,还会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必须切实搞好三废治理,才能达标排放,不仅增加工艺步骤而且增加乙醇成本。
目前的固态发酵技术大多数还沿用传统制酒工艺,在固定的发酵池或发酵罐内进行,属于间歇操作,酒气易挥发,生产效率低。而粉碎秸秆类物料具有相互缠绕的特点,很难实现连续流动,其运动的不确定性也给监测带来困难。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布CN 1594584A中,发明人公开了一种甘蔗制糖固态发酵联产化学产品及综合利用的方法,但并没有具体介绍其固体发酵方法以及能够实现的效果。
因此,本领域中仍需要一种既能生产糖又能生产燃料乙醇,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蔗糖生产成本和能耗,提高乙醇产率,并能减少污染的糖醇联产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甘蔗制糖和含糖蔗渣与糖蜜混合固体发酵生产乙醇的低碳、环保制糖方法,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蔗糖结晶:对甘蔗进行仅一次压榨,得到蔗汁和蔗渣,所得蔗汁经净化、浓缩、结晶得到蔗糖和糖蜜;(b)固体发酵:步骤(a)中得到的糖蜜和蔗渣混合,接种酵母菌种在固体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生产乙醇;(c)固体蒸馏:步骤(b)得到的甘蔗发酵料进行固态蒸馏处理,得到乙醇和发酵渣;其中,步骤(a)为蔗糖的生产过程;步骤(b)和步骤(c)为将残留在糖蜜及蔗渣中的糖转化为乙醇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用于步骤(1)中的蔗汁净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的固体发酵装置为转鼓式发酵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固体发酵装置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5~35℃,发酵时间:20~40h,发酵罐回转速度:0.2~0.5rp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的接种酵母菌种为接种安琪酵母或者CGMCC1949菌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酵母接种量为5%~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GMCC1949菌种接种量为12~15%,发酵罐内温度为28~32℃,发酵时间30h。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蒸馏是将步骤(b)得到的甘蔗发酵料置入蒸馏塔中,通入蒸汽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产生的发酵渣用于蔗渣发电厂发电或用作饲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蔗渣发电厂的乏汽用于步骤(c)的乙醇分离和/或步骤(a)的蔗汁浓缩。
本发明的基于甘蔗制糖和含糖蔗渣与糖蜜混合固体发酵生产乙醇的低碳、环保制糖方法,其优点在于:
(1)最大限度地利用甘蔗中的蔗糖和降低蔗糖生产成本,既生产糖又生产燃料乙醇;
将1吨甘蔗第一次压榨得到的高浓度的糖汁(20%)直接蒸发浓缩(至65%)结晶,得到80.3公斤结晶糖,蔗渣中还有51.1公斤糖,结晶母液(糖蜜)中有8.6公斤糖,将糖蜜与蔗渣混合后,采用先进的固态发酵(专利号201010552443.3,200910079782.1)技术发酵可生产28.3公斤乙醇。
(2)减少蔗糖生成过程中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