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中药木通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27574.6 申请日: 2014-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4480213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发明(设计)人: 黄璐琦;袁媛;崔占虎;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7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鉴定 中药 木通 引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鉴定中药木通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e(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茎藤。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之功效。可治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等。

据文献考证,古代所用木通正品是木通科的木通。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提出毛茛科木通,即川木通。历代本草中未见有“关木通”的记载。1954年任仁安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商品木通主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mshuriensis的藤茎。其后,关木通收载于《中国药典》1963年版,同时分别收录了木通科植物木通的藤茎、毛茛科植物川木通的藤茎。但因药源短缺,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2000年版《中国药典》则将木通删去,仅收录了川木通和关木通,而医师处方和药物制剂的实用名则仍为木通,同名异物现象甚为严重。在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对木通类商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茎为木通。由于历史变迁、本草记述中异物同名、同名异物和地区习惯用药等原因,商品木通存在严重的品种混乱情况,据楼之岑教授等1996年对全国商品木通的调查有马兜铃科、毛茛科、木通科等3科10种植物在全国药用,木通商品主要为关木通和川木通,而木通科的木通商品已不易见到,仅在民间草药店中尚有出售。《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木通正名后,商品木通的市场大有好转,但仍存在川木通、关木通、淮通混淆作木通使用的情况,必须引起充分的注意。关木通含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已取消作为中药成方制剂的原料药使用,临证用药也应按处方药规定管理,不可多用、久服;川木通成分、药理和功能与木通有相近之处,但并不一致,基源有别,应注意鉴别,各以其名、其效辨证施药。一切实邪所致的经脉不通,阻滞气化诸证应用木通,湿热瘀血所致的经脉不通,阻滞气化诸证应用川木通,心火亢盛所致的经脉不通,阻滞气化诸证应用关木通,切不可将木通、川木通、关木通混淆应用或互为代用(孔增科等.木通与川木通及关木通的鉴别与合理应用,河北中医,2007,29(1):58)。三种不同来源的销售商品木通多加工为饮片(薄片),外观上区别不大,很容易混淆不清,因此,建立一种用于鉴别木通、川木通和关木通的方法非常重要。

不同研究学者分别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对3种不同来源的木通进行鉴定(李睿,樊夏雷,周小华,等.关木通、川木通和三叶木通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鉴别,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42(12):933;谢丽莎,谈远锋.紫外光谱组法鉴别三种不同科属的木通,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9):58),但这些方法比较繁琐,不利于推广。近年来发展的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如DNAbarcoding和位点特异性PCR等克服了药材传统鉴别方法准确度不高、主观性大等缺点。对木通、川木通和关木通之间的分子特异性鉴别还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中药木通的引物对。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中药木通的引物对,具体为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序列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分子组成的引物对。

所述引物对中,两条单链DNA分子既可以分别单独包装,也可以按照摩尔比为1:1的比例混合后包装在一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中药木通的试剂盒。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中药木通的试剂盒,具体可含有所述引物对、dNTP和DNA聚合酶。

根据需要,所述试剂盒中还可含有荧光染料SYBR Green I。

制备所述引物对的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制备所述引物对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将组成所述引物对的两条单链DNA分子分别单独包装的步骤。

制备所述试剂盒的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制备所述试剂盒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A)或B)的步骤:

A)将组成所述引物对的两条单链DNA分子分别单独包装后,与分别单独包装的dNTP和DNA聚合酶包装于同一个试剂盒内:

B)将组成所述引物对的两条单链DNA分子分别单独包装后,与分别单独包装的dNTP、DNA聚合酶和SYBR Green I包装于同一个试剂盒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7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