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自行车骑行环境与姿态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6010.0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庆;米海鹏;王超;王濛;余凯;陶吉;顾嘉唯;言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C21/2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自行车 环境 姿态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自行车骑行环境与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主控板及移动终端;
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气压高度计及温度计;所述加速度计及所述三轴陀螺仪水平设置于车身横梁中,用于采集骑行过程中的车身姿态数据;所述GPS模块设置于车身横梁中,用于采集位置信息;所述气压高度计及所述温度计设置于车身横梁中,用于采集海拔及温度数据;
主控板,设置于车身横梁中,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将所述数据贴上时间标签,打包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得骑行环境与状态,并根据所述骑行环境与状态提供多种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GPS模块、气压高度计及温度计均通过集成电路总线IIC接口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模块包括GPS芯片及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体用于:
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并显示环境、位置及姿态信息,并发送导航及设置指令至所述主控板;
移动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多个用户的骑行数据,以众包形式绘制多维度骑行地图,并为骑行者规划最佳骑行路线、推荐最佳骑行档位、生成骑行轨迹及找寻骑行伙伴,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将所述数据贴上时间标签并打包;
判断所述主控板是否与移动终端连接,若是则将打包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否则将所述数据存储至车载的安全数码SD卡。
7.一种智能自行车骑行环境与姿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GPS模块、气压高度计及温度计采集车身姿态、位置、海拔及温度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板;
主控板将采集到的各项数据打上时间标签,打包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得骑行环境与状态,并根据所述骑行环境与状态提供多种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GPS模块、气压高度计及温度计采集车身姿态数据、位置信息、海拔数据及温度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板,包括:
加速度计及三轴陀螺仪采集骑行过程中的车身姿态数据,采集完成时通过数字输入输出IO中断通知主控板,并通过IIC接口向主控板发送车身姿态数据;
GPS模块采集时间及与所述时间对应的地理坐标,根据主控板的请求每隔预设的时间向主控板发送时间及地理坐标;
气压高度计及温度计采集海拔和温度数据,根据主控板的请求每隔预设的时间向主控板发送所述海拔和温度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得骑行环境与状态,并根据所述骑行环境与状态提供多种服务,包括:
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并显示环境、位置及姿态信息,并发送导航及设置指令至所述主控板;
移动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多个用户的骑行数据,以众包形式绘制多维度骑行地图,并为骑行者规划最佳骑行路线、推荐最佳骑行档位、生成骑行轨迹及找寻骑行伙伴,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GPS模块定时向手机发送车辆的坐标信息,以防止车辆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0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