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透射装置和具有该反射透射装置的激光背光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87101.8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李建立;闫国枫;陈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S8/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透射 装置 具有 激光 背光源 | ||
1.一种反射透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入射光束(L1)光路顺次设置的反射透射机构和全反镜(12),反射透射机构和全反镜(12)均与入射光束(L1)呈40°~50°夹角;入射光束(L1)依次经由反射透射机构和全反镜(12)反射后,形成光强度相等的反射光束(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透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透射机构包括n个依次设置的半透半反镜,当光束入射或者透射到第i个半透半反镜表面时,光束被反射的比例为剩余光束继续沿原入射方向透射,其中,n≥1,1≤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透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反射光束(L2)相反的方向上设置有反射片(13),反射片(13)与反射光束(L2)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透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光束(L2)的光路上设置有扩束镜(14),扩束镜(14)与反射光束(L2)垂直,且扩束镜(14)与所述反射透射机构和所述全反镜(12)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透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束镜(14)包括凸透镜或者凹透镜。
6.一种激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透射装置,还包括激光模块(2)、背板(3)、扩散板(4)和光学膜(5);若干个所述反射透射装置相互平行地固定在背板(3)上,所述入射光束(L1)由激光模块(2)提供,经过所述相互平行的反射透射装置中各个反射透射机构以及全反镜(12)的反射后,形成多束光强度相等的反射光束(L2),反射光束(L2)入射到扩散板(4)和光学膜(5)上,形成面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2)为多个,设置在每个相互平行的反射透射装置的光束入射处以提供入射光束(L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2)为1个,在所述相互平行的反射透射装置的光束入射方向还设置一个单独的反射透射装置,激光模块(2)为单独的反射透射装置提供入射光束(L3),单独的反射透射装置将入射光束(L3)分成多束光强度相等的反射光束,反射光束作为每个相互平行的反射透射装置的入射光束(L1)。
9.一种激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透射装置,还包括激光模块(2)、背板(3)、导光板(6)和光学膜(5);所述反射透射装置固定在背板(3)上,所述反射透射装置和背板(3)均设置在导光板(6)的一侧,通过激光模块(2)给所述反射透射装置提供入射光束(L1),经过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中各个反射透射机构以及全反镜(12)的反射后,形成多束光强度相等的反射光束(L2),反射光束(L2)入射到导光板(6)和光学膜(5)上,形成面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透射装置通过固定件(31)固定在背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71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射边条的贴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比赛场地布光方法及布光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