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用定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3024.0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达也;新井康之;山本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3/34;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定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马达用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用定子具有:
带状铁芯,其至少为一个,所述带状铁芯通过将两个以上的分割铁芯借助于弯折的铁芯连接部连接起来而成;以及
绝缘件,其被嵌件成型并且与所述带状铁芯的表面紧贴,
所述分割铁芯具有:
轭部,其沿周向延伸;以及
齿部,其从所述轭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
所述轭部的周向的端部与所述铁芯连接部连接,
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径向中央位于比所述轭部的径向中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径向内侧具有内侧槽,
在所述轭部的位于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径向内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对合面,
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割铁芯所分别具有的在周向上对置的两个所述对合面的间隔比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周向宽度小,
所述马达用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准备上模具、下模具以及第一凸状模具,
所述第一凸状模具的轴向高度比所述带状铁芯高,
所述上模具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凸状模具的上端插入的第一上孔,
在由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形成的腔内,所述带状铁芯的彼此对置的两个所述对合面被配置成朝向径向内侧敞开的V字形状,
所述下模具与所述带状铁芯的两端的所述对合面紧贴,
所述第一凸状模具沿着V字形状的所述对合面紧贴、并且被插入到所述内侧槽内,
所述第一凸状模具的上端被插入所述上模具的第一上孔中,所述上模具相对于与所述对合面相邻的对合面相邻区域以及所述铁芯连接部的上端面隔开间隔,
在由所述下模具以及所述上模具形成的腔内对所述带状铁芯与第一凸状模具一起进行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第二凸状模具和所述上模具,所述第二凸状模具具有与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外周面紧贴的侧面,并且所述第二凸状模具的轴向高度比所述带状铁芯高,
所述上模具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凸状模具的上端插入的第二上孔,
将第二凸状模具插入到由所述下模具以及所述上模具形成的腔内,并进行注塑成型。
3.一种马达用定子,其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定子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部隔着所述绝缘件装配有线圈,
在所述轭部的上方,横跨两个以上的所述分割铁芯沿周向延伸的连接线被从所述线圈引出,
所述绝缘件具有:
齿绝缘部,其覆盖所述齿部的线圈装配面;以及
轭绝缘部,其覆盖所述轭部的上表面以及所述铁芯连接部的上表面,
所述轭绝缘部的覆盖所述铁芯连接部的上表面的部分与覆盖相邻的所述轭部的上表面的部分连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用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径向中央位于比所述轭部的径向中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所述轭部的位于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径向内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对合面,
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割铁芯所分别具有的在周向上对置的两个所述对合面之间的间隔比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周向宽度小,所述对合面以及所述铁芯连接部的径向内侧的面没有被所述绝缘件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用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件具有从所述轭绝缘部朝向轴向上方延伸的配线支承部,在所述配线支承部的径向外侧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连接线配置在所述引导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用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件具有从所述轭绝缘部朝向轴向上方延伸的配线支承部,在所述配线支承部的径向外侧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连接线配置在所述引导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用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引导槽,在所述引导槽内配置有不同的所述连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0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