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及其位置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7743.3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孙雁群;范作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雁群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数 标式可 移动 装置 及其 位置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小夹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系统中的压垫部分。
背景技术
中医小夹板治疗骨折局部外固定系统包括夹板、束带和压垫。其中压垫是夹板局部外固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束带的约束力和夹板的弹性固定力转变为纠正和防止成角或侧方移位的直接效应力,是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的主导力量和精髓。压垫的放置改变了夹板固定力的均匀状态,所放置处的效应力值高于其它部位,有效减少骨折的移位倾向力和维持人体骨骼的正常生理弧度。由于压垫效应力的作用点较集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对骨折端的作用取决于压垫的位置,当压垫位于骨折移位方向的对应部位时,则效应力能对抗骨折的移位倾向力,起稳定骨折及纠正残留畸形的作用。如果压垫位置不当,效应力不但不能对抗骨折的移位倾向力,还有可能起相反的作用,导致骨折的再移位。因此,应用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时,必须认真分析骨折的病理变化,才能针对骨折的移位倾向正确放置相应的压垫,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具体操作仅能依靠影像学诊断和触摸骨性标致进行评估压垫应放的位置,然而所摄x片影象与人体骨骼并非呈正比,或大或小。骨折初期因局部肿胀,骨性标致不明显,无参照标准,全凭经验操作,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检验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是通过再次摄x片根据压垫对皮肤压痕区域影像判断。目前,压垫通用的放置方式采用捆扎和粘贴式放置于夹板的内面,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在骨折整复夹板外固定后,摄x片复查检测时常常发现压垫放置失误,纠正的方法只能解除夹板外固定包扎,调整压垫位置,重复外固定操作,并需再次摄x片复查检测。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是经验不足的医生经常发生,甚至反复多次,不仅麻烦,费心费力,还可能延误患者病情。
鉴于以上所述,在中医小夹板外固定领域需要一种可移动式压垫调节装置,并有数字参照依据。在骨折整复夹板外固定包扎后,仅根据第一次x片复查检测结果,不需要打开外固定包扎,就可以准确的调整压垫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系统中的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及其位置调整方法,目的是在拍摄x片影像确定压垫放置位置是否正确的过程中,能够快速调整压垫的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包括压垫本体和设置于夹板内侧且为可沿夹板长度方向移动的压垫调节板,压垫本体设在压垫调节板上。
所述压垫本体粘贴在所述压垫调节板上,压垫调节板位于所述夹板与所述压垫本体之间。
本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夹板的内侧面上的内衬垫,所述压垫调节板为可移动的设置于内衬垫上。
所述压垫调节板具有让所述内衬垫穿过的滑槽。
所述压垫调节板具有一底板、与底板连接的两槽板和与各槽板连接的挡板,两个槽板为相对设置,挡板与底板为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滑槽。
所述挡板设有两个,两个挡板分别与一个所述槽板连接,且挡板沿槽板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内衬垫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槽板上设有让内衬垫挤出的槽孔。
所述槽板的外表面设有凸起的槽齿,且槽齿为沿垂直于槽板长度方向延伸。
本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夹板上的标尺,标尺为沿夹板长度方向设置,标尺具有用于指示所述压垫调节板所处位置的刻度线和对应刻度数值,且标尺上的刻度线和刻度数值由金属油墨经丝网印刷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包括步骤:
(1)初步调整压垫本体的位置后,拍摄x片;
(2)观察x片上显示的人体骨骼骨折线和压垫调节板上的槽齿在标尺上分别对应的刻度数值,计算压垫调节板需移动的距离;
(3)移动压垫调节板,使压垫本体移动至最终确定位置。
本发明的数标式可移动压垫装置,将压垫调节板设置成可移动的,并将压垫本体设在压垫调节板上,可以通过移动压垫调节板来调整压垫本体的位置,所放置的压垫本体只需经过一次调节,就可以达到理想的位置,因此在不需要打开夹板外固定包扎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快捷的移动调整压垫本体的位置,避免了再次外固定操作和摄x片检查的麻烦。将本发明投入临床使用后,根据中医骨伤临床治疗标准,统计数据表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解决了现有小夹板治疗骨折外固定捆扎后在不打开捆扎的情况下无法移动调节压垫的难题,减少了夹板外固定重复操作的麻烦,也避免了因重复操作可导致骨折再移位的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雁群,未经孙雁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