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产雄甾-4-烯-3,17-二酮的植物甾醇转化菌株的选育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6848.9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饶志明;刘超;张显;杨套伟;徐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01;C12P33/02;C12R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17 植物 转化 菌株 选育 | ||
1.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得到一株高产雄甾-4-烯-3,17-二酮AD的植物甾醇转化菌株,其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ST 12-96,该菌株相较于出发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ST 06,在底物投加量为15g/L情况下,发酵7d后,AD的产量从2.84g/L提高到了8.41g/L,AD在AD与ADD的产物混合物中的比例由2.5:1提高到了18:1。
2.权利要求1所述菌株ST 12-96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的
(1)出发菌株ST 06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致死率曲线的制定:本研究采用高纯氦气作为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电源功率40W,照射距离2mm,等离子体的温度<40℃,气流量12.5L/min,处理菌液10μl,选择照射时间60s、90s、120s、150s、180s,制定致死率曲线,选择致死率在70~90%的时间作为诱变时间;
(2)出发菌株ST 06经ARTP照射150s,诱变后用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然后涂布于以甾醇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LC1上,30℃培养48h;
(3)从甾醇平板LC1中挑取单菌落克隆菌株500株接种到以雄甾-4-烯-3,17-二酮AD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LC2固体培养基中,30℃培养48h;选择在LC1上长势良好,LC2上不长或长势缓慢的菌落268株进行摇瓶发酵复筛,挑选转化率及产物中AD所占比例提高的菌株;得到一株高产雄甾-4-烯-3,17-二酮AD的植物甾醇转化菌株;
所述培养基组成:
基本培养基LC(g/L)为:CH2COONH41.5,MgSO4﹒7H2O 0.2,K2HPO40.4,KH2PO40.8,FeSO4﹒7H2O 5×10-3,ZnSO4﹒7H2O 2×10-3,MnCl2﹒4H2O 5×10-4;
培养基LC1:在LC基础上,以甾醇为唯一碳源,含量为15g/L;甾醇成分中豆甾醇﹥96%;
培养基LC2:在LC基础上,以AD为唯一碳源,含量为10g/L。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20,K2HPO40.2,MnCl25×10-4,植物甾醇15,羟丙基-β-环糊精45,大豆蛋白胨10,初始pH 7.0;
发酵条件:30℃,160rpm发酵7d,接种量10%。
3.用权利要求1所述ST12-96菌株发酵产雄甾-4-烯-3,17-二酮的方法,其特征是ST12-96在固体培养基(g/L):蛋白胨5,葡萄糖5,牛肉膏3,琼脂20,pH 7.0,培养46~48h,然后转入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20,蛋白胨10,牛肉膏6,NaCl 15,pH 7.0,培养45h,按10%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20,K2HPO40.2,MnCl25×10-4,植物甾醇15,羟丙基-β-环糊精45,大豆蛋白胨10,初始pH 7.0,发酵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8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