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量平衡方案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7570.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蒲天骄;陈乃仕;葛贤军;赵立强;屈富敏;刘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量 平衡 方案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电力电量平衡方案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量平衡是对水、煤、风等一次发电能源形成的电能进行跨区域、跨季节的统筹调配,实现全网内发电资源在一定周期内总体优化利用。电力电量平衡作为调度计划核心业务之一,是实现电力科学调度的关键决策依据。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煤电矛盾日益突出、新能源等间歇式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电量平衡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显著增多,给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跨区跨省电力电量交换成为电力电量平衡的重要内容,对统筹考虑全网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电量平衡目标呈现更加多元化,电力电量平衡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化,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工作不能再简单以电力电量平衡充裕度为单一目标,还需要统筹考虑全网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节能减排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目标。
电力电量平衡是一个涉及电力电量平衡充裕度、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节能减排目标以及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多目标评估优化问题,现有技术中如何对电力电量平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力电量平衡方案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量平衡方案评估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电力电量平衡方案评估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确定电力电量平衡方案的基础数据,构建指标体系;
II、指标归一化处理;
III、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所述指标的权重;
IV、运用逼近理想点法评估所述电力电量平衡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中的指标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所述一级指标包括充裕性、供电有序性、节能环保性和经济性;
所述充裕性对应的所述二级指标包括:调峰可用容量、电力充裕度、电量充裕度;
所述供电有序性对应的所述二级指标包括:供电均衡度、错避峰负荷量;
所述节能环保性对应的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燃煤机组平均煤耗、清洁能源调用率;
所述经济性对应的所述二级指标包括:总购电成本、平均购电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中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进行平衡分析评估的基础数据的值;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调峰可用容量、电力充裕度、电量充裕度、供电均衡度、错避峰负荷量、燃煤机组平均煤耗、清洁能源调用率、总购电成本和平均购电成本;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进一步的,述步骤II包括指标类型的一致化处理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I包括以下步骤:
S201、确定所述调峰可用容量、电力充裕度、电量充裕度、供电均衡度、错避峰负荷量和清洁能源调用率为正型指标,确定所述燃煤机组平均煤耗、总购电成本和平均购电成本为负型指标;
S202、将所述负型指标转换为正型数据,实现对所述正型指标和所述负型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S203、对一致化处理后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II中包括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和运用熵权法确定所述充裕性、供电有序性、节能环保性和经济性的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II包括以下步骤:
S301、针对包括调峰可用容量、电力充裕度、电量充裕度、供电均衡度、错避峰负荷量、燃煤机组平均煤耗、清洁能源调用率、总购电成本和平均购电成本的各二级指标,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运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确定各二级权重的组合权重;
S302、针对包括充裕性、供电有序性、节能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各一级指标,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和运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确定各一级权重的组合权重。
进一步的,按下式确定所述组合权重:
式中,0≤α≤1,ωj为所述主观权重系数,为所述客观权重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建立的基于充裕性、供电有序性、节能环保性、经济性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关键指标体系,统筹考虑全网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节能减排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7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