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定位传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27029.X | 申请日: | 2014-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森洋;沙建锋;邵惠锋;傅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定位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棒状异形结构的自动定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制造业中,机器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前生产零件时,都是靠人,但现在人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厂家逐渐用机器来取代人,在一些大型公司,甚至一个车间里就只是整条生产线,只需要1个或几个人看管,零件的生产都靠机器来完成,而且,人在工作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导致零件的精度很难得到保证,同一个人生产的零件之间有差别,不同的人生产的零件之间也有差别,而机器生产的零件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且机器能够长时间,可靠的工作,这点人很难做到,更重要的是,有些加工场所,环境比较恶劣,甚至有有毒物质,从人的身体健康出发,机器比人更适合去工作。
在机器生产零件时,往往需要对零件的位置进行定位,不同的零件,其定位装置差别也很大,对于一条生产线来说,定位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的质量,定位装置的可靠性也决定了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在复杂零件加工中,如棒料切削时,经常涉及对工件进行偏转、移动等操作,从而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确保对指定部位进行加工。为了精确定位,一般采用机械手进行取料、移动、偏转等作业,但是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复杂,工作时可靠性不高,如果要对工件进行定位,还需要利用其它技术,而且成本较高,维护较困难。如果用人对工件进行定位,机械手再到定位处取料,加工完成后,机械手再将工件放置于指定位置,再由人将工件收回进行下一工序,所述工序中不但涉及人工取料定位和放料工序,还涉及到机械手取放料工序,导致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工序中涉及到人为因素,会对工件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加工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定位传送装置,该装置能够应用于自动化工业生产线上,也能够应用在单个机械设备的零件定位上,针对棒状尾部有异形的工件,如尾部为扁状类矩形截面的结构,异形部位与棒状部位之间以锥面过渡,该装置能够自动从工件存放处取料,然后对工件进行自动精确定位,最后传送到下一加工工序,工件定位和安装位置精度高,工作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加工过程中。
一种自动化定位传送装置,包括:
底座;
滑动安装在底座上的送料小车,该送料小车具有接收工件的取料工作位和将工件运送至设定位置的送料工作位;
用于对最终定位状态的工件实现周向夹紧的夹紧装置;
用于在送料小车位于送料工作位时,推动工件运动至最终定位状态的推料装置;
用于在工件被推动过程中对工件实现径向压紧的压料装置。
所述送料小车,推料装置和压料装置都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夹紧装置与推料装置位于同一工作平面上;
所述送料小车位于夹紧装置与推料装置中间;
所述压料装置位于送料小车的正上方。
所述送料小车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导轨;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送料底板;驱动送料底板滑动的取料驱动装置;所述送料底板上设有用于接收工件的沟槽,所述送料底板上设有对工件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上述取料驱动装置与送料底板相连,上述送料底板下安装有滑块,滑块安装在固定不动的导轨上。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送料底板上,位于沟槽槽口两侧的导向柱;设置在沟槽两侧槽壁的落料托片,落料托片通过复位件滑动安装在沟槽侧槽壁上。
所述导向柱一般为两组,每组导向柱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导向槽两侧,两组导向柱相互远离,分别靠近夹紧装置和退料装置,沟槽两边靠近推料装置的一侧安装有落料托,上述落料托内安装有落料托片。落料托片有两块,对称分布在沟槽两侧,落料托片与复位弹簧相连。工作时,送料底板在取料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到达取料位置,工件落到送料底板上,由于沟槽的设计,使得工件刚好落到沟槽内,对工件进行粗定位,但由于降落的速度和工件的跳动等因素,工件的端部可能不在沟槽内,通过在沟槽两侧对称分布的导向柱的设计,确保工件的一端落在沟槽内,同时,工件的另一端落在两块落料托片之间,两块落料托片之间的初始距离小于工件的端面,当工件落在两块落料托片之间时,两块落料托片在工件的作用下作相反运动远离工件,实现对工件一端的软夹紧,当工件离开时,两块落料托片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回到初始位置,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定位,通过沟槽,导向柱和落料托片三者的共同作用能够对工件的位置进行第一次精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7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磨刀机
- 下一篇:发动机缸体铣顶面吊装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