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9640.8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平;许麟君;牛晓锋;何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1/19 | 分类号: | C07D301/19;C07D301/32;C07D30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烷 装置 氧化 单元 蒸汽 方法 | ||
1.一种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包括至少一组氧化工段、提浓塔,每组氧化工段包括氧化反应器、蒸汽发生器、冷却器;包括异丙苯的原料进入氧化反应器与空气反应,氧化反应器塔底釜液的一部分物料送至下一组氧化工段的氧化反应器继续反应,另一部分物料依次经蒸汽发生器、冷却器后回流至氧化反应器;最后一组氧化工段中的氧化反应器塔底釜液的一部分物料送入提浓塔进行物料提浓;其中,每组氧化工段的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作为热源送至提浓塔再沸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换热介质为锅炉给水,冷却器的换热介质为循环水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氧化工段内氧化反应器、蒸汽发生器、冷却器的连接流程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包括1~5组氧化工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塔底釜液通过循环泵增压后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操作温度为0~150℃,操作压力为0.0~0.8MpaG;蒸汽发生器操作温度为0~150℃,操作压力为0.0~0.8MPaG;冷却器操作温度为0~130℃,操作压力为0.0~0.8MPaG;循环泵操作温度为0~150℃,操作压力为0.0~0.8MPaG;提浓塔操作温度为0~110℃,操作压力为0.0~0.008MPa(a);提浓塔再沸器操作温度为0~120℃,操作压力为0.0~0.08MPa(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操作温度为30~130℃,操作压力为0.0~0.6MPaG;蒸汽发生器操作温度为30~130℃,操作压力为0.0~0.6MPaG;冷却器操作温度为30~120℃,操作压力为0.0~0.6MPaG;循环泵操作温度为30~130℃,操作压力为0.0~0.6MPaG;提浓塔操作温度为25~100℃,操作压力为0.0~0.006MPa(a);提浓塔再沸器操作温度为20~100℃,操作压力为0.0~0.06MPa(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环氧丙烷装置氧化单元副产蒸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操作温度为为50~110℃,操作压力为0.0~0.4MPaG;蒸汽发生器操作温度为50~110℃,操作压力为0.0~0.4MPaG;冷却器操作温度为50~105℃,操作压力为0.0~0.4MPaG;循环泵操作温度为50~110℃,操作压力为0.0~0.4MPaG;提浓塔操作温度为40~90℃,操作压力为0.0~0.004MPa(a);提浓塔再沸器操作温度为30~90℃,操作压力为0.0~0.04MPa(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6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