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醛酮还原酶及其在合成(2S,3R)-2-苯甲酰氨甲基-3-羟基丁酸酯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6195.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罗煜;丁时澄;瞿旭东;李辉;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弈柯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53;C12N15/63;C12N1/21;C12P13/02;C12P13/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永进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酶 及其 合成 苯甲酰氨 甲基 羟基 丁酸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分离的醛酮还原酶,其是由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醛酮还原酶的分离的核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其是由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
4.包含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酸的重组表达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其选自质粒、粘粒、噬菌体或病毒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其是pET系列质粒。
7.包含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表达转化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表达转化体,其是大肠杆菌E.col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表达转化体,其是E.Coli BL21(DE3)。
10.一种制备重组醛酮还原酶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培养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表达转化体,以及从培养物中获得重组醛酮还原酶。
11.一种催化前手性羰基化合物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形成手性羟基化合物的催化剂,其选自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转化体的培养物,或通过该培养物离心分离后得到的转化体细胞或者用其加工的制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是由所述转化体得到的提取物、或通过对提取物中的醛酮还原酶进行分离和/或纯化得到的分离产品、或通过固定化转化体细胞或提取物或提取物的分离产品而得到的固定化制品、或者通过冻干得到的冻干粉。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醛酮还原酶、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重组醛酮还原酶、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催化剂在催化前手性羰基化合物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形成手性羟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2-取代氨基甲基-3-氧代丁酸酯化合物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醛酮还原酶、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重组醛酮还原酶、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催化剂催化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羟基化合物;
其中,
R为C1~C6烷基;
R’为氨基保护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R为甲基、乙基或叔丁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R’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三苯甲基、苯甲酰基、甲酰基或三氟乙酰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I为2-苯甲酰胺甲基-3-氧代丁酸甲酯;式II为(2S,3R)-2-苯甲酰胺基甲基-3-羟基丁酸甲酯。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反应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的pH 5.0~8.0的水溶液中进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手性羰基化合物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10~1000g/L;所述的醛酮还原酶用量为催化有效量,较佳地为1~20g/L;所述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在振荡或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弈柯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弈柯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1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