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步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99442.X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百梓福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陈欣琪 |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步 | ||
1.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组件和移动组件;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10)通过座椅转动组件(20)活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方;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主体安装架(30)、左右前行轮组件(40、50)及后轮组件(60);
左右前行轮组件(40、50)与所述主体安装架(30)活动连接,且一部分能够缩入所述主体安装架(30)内;
所述后轮组件(60)与所述主体安装架(30)活动连接,且一部分能够缩入所述主体安装架(30)内;
所述主体安装架(30)内设储能装置,为前行轮组件提供电能;
前行轮组件内设动力装置,与所述储能装置电连接,用于驱使前行轮组件移动;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
由座椅靠背管(11)、左右对称的两条座椅管(14、15)、座椅布(12)及座椅靠背布(13)组成的座椅(10);
由座椅前固定座(18)、座椅固定片(19)、座椅后固定座(16)及座椅活动座(17)组成的座椅固定组件;
所述座椅布(12)一端套在左座椅管(14)上,另一端套在右座椅管(15)上,所述座椅靠背布(13)套在所述座椅靠背管(11)上;
所述座椅靠背管(11)与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活动连接;
座椅管的两端分别一端与座椅前固定座(18)及座椅固定片(19)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座椅后固定座(16)活动连接;
所述座椅转动组件(20)包括:转动轴(21)、第一垫片(26)、摆动定位盖(22)、摆动定位座(23)、座椅活动定位座(24)、第一轴承(25)、第二垫片(27),以及扭簧(28)和限位柱(29);
所述座椅管包括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
所述第一定位片一端与所述弯曲部连接,另一端开设座椅管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片中部横向开设镂空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定位片一端与所述弯曲部连接,另一端开设卡扣,所述第二定位片中部横向开设镂空的第二滑槽;
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为由一个底面和三个侧面围成的半包围腔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侧壁安装孔(161)和第二侧壁安装孔(162),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两侧壁之间远端为长侧壁,所述长侧壁上开设四个长侧壁安装孔,分别是长侧壁第一安装孔(163)、长侧壁第二安装孔(164)、长侧壁第三安装孔(165)、长侧壁第四安装孔;
所述长侧壁第一安装孔(163)与长侧壁第二安装孔(164)在同一水平线上,高于所述长侧壁第三安装孔(165)与所述长侧壁第四安装孔所在水平线;
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的底面设有底面第一安装孔(166)、底面第二安装孔(167)和第一反向凸起(168);
所述座椅活动座(17)为中间有凹槽(171)的矩形板,板体两端分别对称设置四个座椅活动座安装孔,一端两个,分别为座椅活动座第一安装孔(172)、座椅活动座第二安装孔(172)、座椅活动座第三安装孔(173)、座椅活动座第四安装孔(174);
所述座椅前固定座(18)为侧面L型的角板,底面设有底面第三安装孔、底面第四安装孔和第二反向凸起(186),角板立壁上开设五个座椅前固定座安装孔,分别是座椅前固定座第一安装孔(181)、座椅前固定座第二安装孔(182)、座椅前固定座第三安装孔(183)、座椅前固定座第四安装孔(184),座椅前固定座第五安装孔(185);
所述座椅固定片(19)上开设镂空的第三滑槽(191)和第四滑槽(192),所述座椅固定片(19)一边缘处中点开设豁口(193);
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的底面第一安装孔(166)与所述座椅活动座第三安装孔(173)对齐,通过螺钉连接,座椅后固定座(16)的底面第二安装孔(167)与所述座椅活动座第四安装孔(174)对齐,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座椅前固定座(18)的底面第三安装孔(183)与所述座椅活动座第一安装孔(172)对齐,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座椅前固定座(18)的底面第四装孔通过与所述座椅活动座第二安装孔(172)对齐,通过螺钉连接;
第一固定铆钉安装在所述长侧壁第一安装孔(163)上,第二固定铆钉安装在所述长侧壁第二安装孔(164)上,第三固定铆钉和第四固定铆钉分别安装在所述长侧壁第三安装孔(165)和所述长侧壁第四安装孔上;
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与右座椅管(15)连接,所述第四固定铆钉穿过所述第二滑槽(1521)安装在所述长侧壁第四安装孔上,所述右座椅管(15)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1521)范围内,以所述第四固定铆钉为定点滑动,当右座椅管(15)滑到预定角度,卡扣(1522)卡在第三固定铆钉上,使右座椅管(15)停止移动;
所述左座椅管(14)同所述右座椅管(15)对称与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连接;
座椅固定片(19)与右座椅管(15)连接,第五固定铆钉穿过座椅固定片(19)的第四滑槽(192),将座椅固定片(19)安装在座椅管安装孔(1512)上;
第六固定铆钉穿过右座椅管(15)的第一滑槽(1511)安装在座椅前固定座(18)的座椅前固定座第五安装孔(185)上,使右座椅管(15)能够在第一滑槽(1511)范围内以第六固定铆钉为定点滑动,第七固定铆钉安装在座椅前固定座(18)的座椅前固定座第四安装孔(184)上,座椅固定片(19)上豁口(193)与第七固定铆钉相契合,当所述右座椅管(15)移动时,第五固定铆钉受到第四滑槽(192)的限制;
所述左座椅管(14)同所述右座椅管(15)对称与所述座椅前固定座(18)连接;
所述座椅靠背管(11)包括U型的主管(111)、主管(111)一端连接第一座椅靠背管固定片(112),另一端连接第二座椅靠背管固定片(113),第一座椅靠背管固定片(112)上开有座椅靠背管第一安装孔(1121),第二座椅靠背管固定片上开有座椅靠背管第二安装孔(1131);
所述座椅靠背管(11)的跨度小于座椅后固定座(16)的长度,所述第一座椅靠背管固定片(112)与第二座椅靠背管固定片(113)恰好置于所述座椅后固定座(16)左右两个侧壁内侧,所述座椅靠背管(11)通过铆钉活动连接在座椅后固定座(16)左右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安装孔(161)与所述座椅靠背管第一安装孔(112)对齐,所述第二侧壁安装孔(162)与所述座椅靠背管第二安装孔(1131)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百梓福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陈欣琪,未经佛山市南海百梓福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陈欣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4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手柄
- 下一篇:自行车座椅的自动升降装置、自动升降方法以及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