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桔小实蝇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2732.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少兰 |
主分类号: | A01N49/00 | 分类号: | A01N49/00;A01P19/00;A01N37/02;A01N3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晓刚 |
地址: | 537505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桔小实蝇 引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防害领域,尤其是一种桔小实蝇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又名柑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桔寡鬃实蝇等,是农业特别是水果的重要害虫之一。桔小实蝇的寄主范围很广,主要危害芒果、柑橘、杨桃、番木瓜等46个科的250多种作物果实。
在桔小实蝇监测和防治时,用丁香酚甲醚性诱剂引诱橘小实蝇雄成虫效果较好,但由于引诱剂添加物的不同,不同单位生产的桔小实蝇引诱剂的诱虫效果有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桔小实蝇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引诱效果强、成本低、生产简单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桔小实蝇引诱剂,按重量份包括丁香酚甲醚150-400份、丁酸乙酯3-5份、香叶醇10-12份和芳樟醇6-1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包括丁香酚甲醚275-400份、丁酸乙酯4-5份、香叶醇10-11份和芳樟醇8-1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还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2-8份。
2,6-二叔丁基对甲酚作为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引诱剂的使用时间。
优选的,按重量份所述2,6-二叔丁基对甲酚5-8份。
桔小实蝇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丁香酚甲醚、丁酸乙酯、香叶醇和芳樟醇,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10-3g/mL- 10-1g/mL 的味源剂;
(2)按重量份称取2,6-二叔丁基对甲酚,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10-3g/mL- 10-1g/mL 氧化剂溶液。
(3)制成后分别放入冷冻室中保藏,冷藏温度4-8℃。
(4)使用时,将味源剂与氧化剂溶液按配比10:1混合均匀,制成浓度为10-3g/mL- 10-1g/mL 桔小实蝇引诱剂。
优选的,所述冷藏温度为6℃。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生产简单而且成本低,具有所出产品引诱效果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按重量份称取丁香酚甲醚150份、丁酸乙酯3份、香叶醇10份和芳樟醇6份,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10-1g/mL 的味源剂。
按重量份称取2,6-二叔丁基对甲酚2份,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 10-1g/mL 氧化剂溶液。
制成后分别放入冷冻室中保藏,冷藏温度4℃。使用时,将味源剂与氧化剂溶液按配比10:1混合均匀,制成浓度为10-1g/mL 桔小实蝇引诱剂。
实施例2
按重量份称取丁香酚甲醚400份、丁酸乙酯5份、香叶醇12份和芳樟醇10份,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10-3g/mL 的味源剂。
按重量份称取2,6-二叔丁基对甲酚8份,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 10-3g/mL 氧化剂溶液。
制成后分别放入冷冻室中保藏,冷藏温度8℃。使用时,将味源剂与氧化剂溶液按配比10:1混合均匀,制成浓度为10-3g/mL 桔小实蝇引诱剂。
实施例3
按重量份称取丁香酚甲醚275份、丁酸乙酯4份、香叶醇11份和芳樟醇8份,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10-2g/mL 的味源剂。
按重量份称取2,6-二叔丁基对甲酚5份,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后,得到浓度为 10-2g/mL 氧化剂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少兰,未经曾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2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