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铅压电陶瓷及其低温液相烧结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1191.0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斌;周沁;刘慧;费明婕;卢浩浩;粟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陶瓷 及其 低温 烧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液相烧结技术,具体是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低温液相烧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电陶瓷在信息、激光、导航、电子技术、通讯、计量检测、精密加工和传感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在应用领域主要以锆钛酸铅及其改性的压电陶瓷体系为主,在烧结工艺上,为了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采用各种烧结助剂来降低烧结温度,目前锆钛酸铅体系的烧结温度已经降到了950oC左右,但是在该温度下烧结时仍然存在铅的挥发问题,导致材料的化学计量比偏离原先所设计的配方,使其电性能下降,并且严重污染环境。
压电陶瓷的发展趋势是无铅化,多层片式化,微型化,而多层压电陶瓷制备的关键在于实现低温电极材料的共烧,但是目前多层压电陶瓷在与低温电极材料共烧时仍然成本较高,其主要原因是烧结温度过高(≥950oC),为了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防止其氧化,需要在银电极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贵金属如钯,铂等。由于钯、铂等价格昂贵,因此电极材料的成本占到了整个多层压电陶瓷生产成本的80%以上,导致成本高昂无法下降。因此,研究与发展更低温度下烧结的压电陶瓷材料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低温烧结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文献[Serhiy O,J Am Ceram Soc,2009,92(12):2957-2961]报导了具有高居里温度与良好压电性能的BiFeO3–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但需要在氧气气氛中烧结,烧结温度在950-975℃,该体系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居里温度高达650℃,而退极化温度也高达450℃以上,专利[ZL 2012 1 0032459.9]介绍了一种BiFeO3-BaTiO3基压电陶瓷采用低温烧结助剂加固相合成烧结的方法,成功将烧结温度将至900oC左右。
银的熔点为961oC,作为内电极材料,在不添加钯、铂等贵金属的情况下,其要求共烧温度要处于900oC以下,且烧结温度越低,稳定性越好、可靠性越高,因此,进一步降低BiFeO3-BaTiO3体系压电陶瓷的烧结温度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低温液相烧结的(1-x)BiFeO3-x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通过添加可以在620oC-830oC下连续形成液相的多元复合烧结助剂,实现(1-x)BiFeO3-x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在830oC低温下液相烧结成瓷的技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液相烧结无铅压电陶瓷,其配方组成通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