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进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0988.4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昊书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量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微量进给装置具有行程小、精度高、灵敏度高的特点,是精密仪器与机构实行高精度进给的关键装置。近年来,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纳米科学研究的兴起,使得微量进给装置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其驱动原理,微量进给装置大致分为机械、电动和液压三种类型。
但现有的微量进给装置,其进给速度一般与主运动装置的速度呈唯一的比例,调节不灵活。本发明人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提供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的微量进给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节装置的进给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量进给装置,利用行星齿轮机构降速比大和体积小的特点实现微量进给,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节装置的进给速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量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中心齿轮,一丝杠贯穿所述固定中心齿轮中心且所述丝杠一端和待移动的零件相连,另一端顺次固定设置有活动中心齿轮、第二牙嵌离合器和手柄,所述活动中心齿轮靠近固定中心齿轮,在所述活动中心齿轮远离固定中心齿轮的一侧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上固定设置有可与第二牙嵌离合器相啮合的第一牙嵌离合器,所述手轮上铰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分别与活动中心齿轮、固定中心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
上述装置利用行星齿轮机构降速比大和体积小的特点实现微量进给,其共有两种工作状态:
第一种:第一牙嵌离合器和第二牙嵌离合器相啮合,手轮和丝杠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手轮每转动一周,丝杠也带动待移动的零件转动一周。
第二种:第一牙嵌离合器和第二牙嵌离合器相分离,此时通过行星齿轮传动,手轮和丝杠之间存在一个传动比N,即手轮每转动N周,丝杠才带动待移动的零件转动一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降速比大和体积小的特点实现微量进给,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节装置的进给速度,使用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微量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丝杠;2:固定中心齿轮;3:活动中心齿轮;4: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转轴;7:手轮;8:第一牙嵌离合器;9:第二牙嵌离合器;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微量进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中心齿轮2,一丝杠1贯穿所述固定中心齿轮2中心且所述丝杠1一端和待移动的零件(图中未示出)相连,即丝杠1的右端用于带动需移动的零件移动,丝杠1的另一端即图中的左端顺次固定设置有活动中心齿轮3、第二牙嵌离合器9和手柄10,其中,优选,所述活动中心齿轮3和固定中心齿轮2的半径相同,所述活动中心齿轮3靠近固定中心齿轮2,当丝杠1长度较长时,可以将活动中心齿轮3和固定中心齿轮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5cm,最好是8-10cm。
在所述活动中心齿轮3远离固定中心齿轮2的一侧设置有手轮7,优选,所述手轮7呈实心圆形,所述丝杠1贯穿手轮7的圆心。
所述手轮7上固定设置有可与第二牙嵌离合器9相啮合的第一牙嵌离合器8,通过手柄10可以实现第一牙嵌离合器8和第二牙嵌离合器9相啮合或相分离。所述手轮7上铰接有一转轴6,转轴6随着手轮7转动,而且在所述转轴6上设置有分别与活动中心齿轮3、固定中心齿轮2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4和第二行星齿轮5。
上述装置利用行星齿轮机构降速比大和体积小的特点实现微量进给,其共有两种工作状态:
第一种:按下手柄10,第一牙嵌离合器8和第二牙嵌离合器9相啮合,手轮7和丝杠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手轮7每转动一周,丝杠1也带动待移动的零件转动一周。
第二种:第一牙嵌离合器8和第二牙嵌离合器9相分离,此时通过行星齿轮传动,手轮7和丝杠1之间存在一个传动比N,即手轮7每转动N周,丝杠1才带动待移动的零件转动一周。
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节装置的进给速度,使用更灵活、方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昊书,未经陈昊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0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变速器用行星排及其装配工艺
- 下一篇:一种滚轴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