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基材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7708.4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婕;韩文用;李翱宇;杨鑫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基材 表面张力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张力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基材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意界线上的压力。通常,处于液体表面呈的分子较为稀薄,其分子间距较大,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平行于液体界面的引力。所谓表面张力,即物质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
表面张力的存在会影响涂料在塑料基材表面的附着性能。由于PP基材表面能较低,直接涂覆附着力较差,即表面张力过小;再者涂料表面张力过大都会导致在对保险杠喷涂过程中出现缩孔、脱漆等产品缺陷。为了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脱漆、缩孔等缺陷能得到及时、有效地预防与控制,需要对涂料和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进行测定。
现有技术常采用达因笔对基材表面张力进行测试。市面上常用有30、32、34、36、38、40、42、44、46、48、50或以上十多种不同张力的达因笔(每种相差2mN/m),对表面张力的检测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测试结果准确度较低;而且达因笔有效使用周期较短,费用较高,仅能维持2~3个月,不利于长期生产实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基材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实用,且利于长期生产需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基材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系列表面张力的乙醇水溶液;
将乙醇水溶液涂布于待测塑料基材表面,在所述待测塑料基材表面形成宽度为0.8cm~1.2cm、长度为7cm~15cm的液膜;
观察液膜在4s~8s内的变化,根据液膜的收缩变化情况得到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
优选的,根据液膜的变化情况得到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具体为:
若液膜不收缩,且不起珠点,则所述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值>所述不收缩液膜中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
若液膜收缩幅度为15%~22%,则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值≈所述收缩幅度为15%~22%的液膜中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
若液膜收缩成颗粒状或宽度小于0.5cm的长条状液膜,则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值<所述收缩成颗粒状或宽度小于0.5cm的长条状液膜中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
优选的,若液膜收缩幅度为15%~22%,则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值≈所述收缩幅度为15%~22%的液膜中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具体为:
若液膜收缩幅度为18%~20%,则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值≈所述收缩幅度为18%~20%的液膜中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
优选的,所述提供表面张力的乙醇溶液具体为:
根据式I所示的乙醇水溶液浓度与其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配制系列表面张力的乙醇水溶液:
式I中,σ为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C为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式II;
式II中,ρ为乙醇密度;
V为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
M为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优选的,所述系列体积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22%、23%、28%、35%或40%。
优选的,所述体积浓度为22%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9.6;
所述体积浓度为23%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9.0;
所述体积浓度为28%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6.6;
所述体积浓度为35%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3.9;
所述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2.3。
优选的,在所述待测塑料基材表面形成的液膜的宽度为1cm,长度为10cm。
优选的,观察所述液膜变化的时间为5s~6s。
优选的,观察所述液膜变化的时间为5s。
优选的,得到待测塑料基材的表面张力后还包括:
表面张力>37达因的塑料基材、且涂料表面张力为30达因的塑料产品输出为合格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7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