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鉴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7776.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跃;李季檩;汪铖杰;吴永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鉴别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体鉴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方法已经成为一种确认用户身份的常用方法。
现有技术中,一些人脸识别方法中增加了人脸活体鉴别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进行人脸检测与识别。目前的一种人脸活体鉴别方法是通过辅助光源利用红外热成像探测温度来确定被鉴别对象是否为活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热成像的穿透性较好,若非法用户将合法用户的照片放在自身面部前方,仍然能够通过身份认证,导致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若非法用户将合法用户的照片放在自身面部前方,仍然能够通过身份认证,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体鉴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体鉴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被鉴别对象提供唇语提示信息;
采集所述被鉴别对象的至少一帧图像;
在所述至少一帧图像中包括唇部变化时,检测所述唇部变化与所述唇语提示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唇部变化与所述唇语提示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被鉴别对象是活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活体鉴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至少一帧图像;
获取所述终端向被鉴别对象提供的唇语提示信息;
在所述至少一帧图像中包括唇部变化时,检测所述唇部变化与所述唇语提示信息是否匹配;
向所述终端反馈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活体鉴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提供模块,用于向被鉴别对象提供唇语提示信息;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被鉴别对象的至少一帧图像;
第一检测模块,在所述至少一帧图像中包括唇部变化时,检测所述唇部变化与所述唇语提示信息是否匹配;
活体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唇部变化与所述唇语提示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被鉴别对象是活体。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活体鉴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至少一帧图像;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向被鉴别对象提供的唇语提示信息;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帧图像中包括唇部变化时,检测所述唇部变化与所述唇语提示信息是否匹配;
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反馈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向被鉴别对象提供唇语提示信息;采集被鉴别对象的至少一帧图像;在至少一帧图像中包括唇部变化时,检测唇部变化与唇语提示信息是否匹配;若唇部变化与唇语提示信息匹配,则确定被鉴别对象是活体;解决了若非法用户将合法用户的照片放在自身面部前方,仍然能够通过身份认证,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达到了能够鉴别出被鉴别对象是否为活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所涉及的一界面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所涉及的另一界面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所涉及的模型点的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所涉及的概率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F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所涉及的匹配计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9是本发明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体鉴别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